今年读小学四年级的陈沛然小朋友对去年的暑期课堂念念不忘,今年再次报名参加,“我们跟随书法功底深厚的王爷爷,从基本笔法开始,稳扎稳打、每天都进步一点,培养了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今年我还是报了书法”。孩子免费参加的是滨州市关工委、市委老干部局举办的“桑榆伴成长”暑期公益课堂。自2018年起,全市各级关工委累计组织60余名老干部志愿者参与到暑期公益课堂中,服务覆盖500余名青少年。 精心统筹,市县同步。举办青少年暑期公益课堂,是市关工委、市委老干部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之一,初衷在于发挥老干部所长,帮助和引导青少年度过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假,助力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为把好事办好,6月下旬,两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依托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等各类学习活动阵地,按照市级统筹、分级负责、同步联动原则办好公益课堂。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周密做好教学内容制定、对接“五老”志愿者、宣传扩大知晓度、学生登记报名等工作。从7月12日起,为期10天的公益课堂陆续开课,市级和沾化、博兴、惠民、阳信等县市区全面推开,已接收青少年200余名。 用心引领,丰富内容。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公益课堂紧扣加强青少年思想引领这一主线,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设红色夏令营及书法、作文、葫芦丝等十几类文化特色课程,为青少年成长培根铸魂。课程由有专长的“五老”骨干主讲,部分内容邀请专业教师授课,老干部志愿者担任助教,为青少年学习提供及时辅导。博兴县开办的“立德启智红色公益夏令营”,组织青少年到高渡革命历史纪念馆、农业基地等进行体验式教学,知行合一开展党史国史、环境保护、良好家风等方面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激励青少年做“强国有我”的社会有用之才。在诗词宣讲系列讲座中,对诗词研究颇深的老同志讲授了诗词创作和吟诵技巧,让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心中。丰富有益的内容、和谐融洽的氛围、专业精细的指导,“桑榆伴成长”公益课堂受到孩子和家长们的欢迎。 悉心呵护,跟进服务。为确保青少年安心顺利学习,市县两级配备了“高规格”服务团队,由关心下一代教育发展中心主要负责人带队,安排至少1名工作人员负责专项跟进,上课期间不定期开展巡护。配套制定签到签退、活动管理等有关规范,并切实落到实处。举办由家长、学生和主办方共同参与的开班仪式,开通家长服务群,及时回应青少年和家长需求。与此同时,组织相关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和“五老”志愿者,积极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溺水”宣传活动,赴城区周边河道、水库等竖起防溺水安全警示牌和警示条幅,提醒周边居民、青少年儿童注意安全。桑榆伴成长,课堂内与外,老同志架起守护青少年安全健康成长有力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