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女儿孝心支撑父亲的康复之路 ——记陕西汉中市城固县城吴宏城老人的康复历程

2021-6-22 10:35|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333| 评论: 0|原作者: 王长江|来自: 城固县委老干部工作局

摘要: 陕西汉中市城固县城古钟楼往东一拐,在去往县氮肥厂的那条公路的左侧边儿上。近年来除了刮大风下大雨,不分春夏秋冬,住在这儿的街坊邻居、上班上学或者是出门晨练、买菜的男男女女、老少爷们,几乎天天清早,都能看 ...

陕西汉中市城固县城古钟楼往东一拐,在去往县氮肥厂的那条公路的左侧边儿上。近年来除了刮大风下大雨,不分春夏秋冬,住在这儿的街坊邻居、上班上学或者是出门晨练、买菜的男男女女、老少爷们,几乎天天清早,都能看得到一幅孝感天下”的动人画面:

那是一位个头高挑、温婉端庄女青年,是用左膀右臂紧紧拉着拽着支撑着或是掺扶着一位和她模样长极像的、7O来岁的老大爷。趁着天刚刚亮,路上车少人稀的空儿,这位女青年一步一步地扶着这位大爷学习走路。

老爷子脚下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步履蹒跚而且显得吃力女青年搀扶他向前挪一步,嘴里就亲切有力一声:使劲!使劲!使劲!

那位大爷也是满脸笑容、目光坚定、信心十足,在女孩儿外力的协助下,一步步迈脚、移步、换腿向前。他口中也同时应声喊着加油!加油!加油!

这一幅女儿孝心助励志康复的暖心场景,让大东关、让城固县这片儿往来的行人纷纷向他们俩点头叫好竖起了称赞的大拇指

经过打听,我才明白了这家父女骨肉情深,共同抗击病痛的感人事由:老人叫吴宏城,今年68岁,曾经是该县某国营企业的六级技工。他老伴儿李清萍,今年63岁,两人是同厂同车间的工友。他们当年响应一胎化”的号召,也只生了一个女儿,叫吴桂芬。桂芬今年36岁,婚后至今也只生育了一个正在上初中的女儿。其丈夫就在县城里工作,全家三代五口人,亲亲热热、和和美美,过着普通百姓人家平静而又其乐融融的日子。

可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呢?四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像灾难一样袭击了他们,痛苦的遭遇和不幸重重压在了这家人的头顶上……

2O17年底,先是母亲成天浑身难受、困乏无力、食少身肿,经查验患上了尿毒症。便开始了长期服药,每周两人次赴县医院做血液透析的治疗之路。

紧接着是辛苦劳累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因为总觉得头晕头疼、腿软痛。他去县医院经过抽血化验、做脑电图、磁共振等一通检查后,得到了一份“高血压病+脑梗塞+脑萎缩”的诊断证明。

回到家,老吴拍着桌子嘟囔说:“我不爱吃肉,我这么瘦,我怎么会得这么个病?”他又对老伴儿说:真怪了,咱们俩一辈子当工人,净知道干活,就前后脚的得这号病啊?真是雪上加霜,祸不单行!

老吴一着急,脑梗加重了。他先后住进了县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抢救、住院、治疗,总算转危为安,回到了城固县。却因为腿疼腿软、行走不稳,无力上下爬登四层的楼梯回家,只好就近就便在老屋附近的街道边,租了两间出入方便的平房,老两口相扶而居。

但是,女儿从此就开始了让老爸早日康复”的孝心行动。她天天一大早就督促、伺候着父亲一起床、服药、早点之后,准时用手推车推着父亲从屋里走出房门,开始了恢复性锻炼。老吴在女儿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精心伺候中,他从晃晃悠悠、扶墙挪腿,到如今甩了拐棍儿,从原来只能在室内活动,到如今走上了大街,从过去走2O分钟就大汗淋漓,到现在女儿扶着走一个半小时也能气息平稳。

看着老伴儿面色红润、精神振作、逐日见好,李清萍愁苦的脸上也有了笑容。这老两口更是把相互鼓励的话常常挂在嘴边上。每当人们纷纷夸赞满头是汗的女儿时,桂芬总是腼腆笑着说:照顾自家老人,应该的!桂芳的丈夫和女儿也是信心百倍:一下班一放学,进家门就热情主动地帮她做饭菜、扫地洗衣做家务。

一句老话说“全家齐心,其利断金!

城固街头,正在演绎着小巷里这样一户普通人家父女聚力扛大病,孝心动天传佳话康复路上笑声起,克难呈祥靠全家”的真实故事,越传越远。

他们正在向幸福出发!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