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济南老年人大学聚焦社会反映强烈的老年教育资源匮乏、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突出矛盾,积极构建“1+N+X”办学模式,着力助推全市老年教育扩面、增容、提效,大幅提升了社会老年人的入学率,满足了更多老同志的“大学梦”。主要做法是: 一、以中心校区改造为主线,实施“两手抓”战略。按照市委常委会提出的着力建设与省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高水平、高质量全国一流老年大学要求,济南老年人大学领导班子主动作为,实施“两手抓”战略,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老年大学。一手抓校区改造,在硬件建设上树标杆。在千佛山南路11号院建设济南老年人大学中心校区,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二期新建工程,力争明年上半年建成,整个工程完工后,校园建筑面积将达到8.3万平方米,能够提供6万个老年学员学位,将进一步解决老年大学“一座难求”问题。一手抓教学管理,在软件建设上做示范。注重提高教学管理服务质量水平,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学籍管理机制和教师准入退出机制,建立“学员临时党支部书记+系主任+助教+教师+班委”五位一体的教学管理体系,达到以党建引领教学、以教学促进党建的目的,为基层老年大学树立示范标准,不断推动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学校现有声乐、器乐、舞蹈、戏曲、美术、综合、体育健身等7个系、近1000余个教学班,春季注册学员近3.2万人次,比2020年增加了近1.5万人次。 二、以“N”所分校建设为重点,发挥“两条线”作用。为满足更多老年人就近上老年大学的需求,我们努力探索联合公办老年大学和社会力量,积极推进老年大学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好“两条线”作用。一是依托市、区县和街道办事处三级党政领导公办的老年大学这条线,坚持联席会议制度,于2021年6月10日召开全市老年大学系统联席会,传达上级有关老年教育指示精神,听取基层办学的意见建议,集体研究解决基层老年教育延伸、合作办学以及参与社会治理等问题;二是依托社会力量这条线,联合办学扩大办学规模,采取自主管理、分级指导、统一课程及师资力量的工作思路,在东西南北建立4所分校的基础上,今年又积极探索基层老年教育网络与商业企业服务网络“双网”融合发展的新路子,2021年3月份新建媒体港分校和齐鲁银行分校,实现了分校招生规模翻番的目标,提升了全市老年教育的服务品质。下一步学校还将在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合作办学上下功夫,以加强“N”所分校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推进老年大学在全市范围内的合理布局,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老年大学一体化办学体系。 三、以“X”个社区教学点、志愿服务点为依托,创新“双嵌入”模式。去年以来,济南老年人大学借势借力基层党建和精神文明创建成果,积极探索“将社区教学点嵌入社区党群服务站;将社区志愿服务点嵌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老年教育社区“双嵌入”新模式,着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既有效缓解了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突出矛盾,又将老年教育融入社会治理之中,实现了基层党建、文明实践和老年教育在社区层面的有机融合、协同共进。在40个街道分两批共建设了52个社区教学点和59个志愿服务点,直接服务免费派送教师150余名和志愿辅导队伍近百支,直接服务社区老年人近万人次。在济南老年人大学的示范带动下,历下、槐荫等区县纷纷跟进,已陆续开设本级社区“双点”100余个。社区教育“双嵌入”模式的实践,受到广大社会老年人、街道社区、县区老年大学的一致欢迎,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新闻媒体和专业报刊多次进行报道,济南老年人大学因此被授予“第三届全国敬老文明号”,并荣获2020年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下一步,学校将在总结开设第一批社区教学点和志愿服务点成果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以点带面,促进基层老年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努力把老年大学建设成为引领老年人、服务老年人和发挥老年人作用的重要阵地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