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5岁的陈新霞从部队转业到朝阳区劲松街道,从事老干部工作13年来,陈新霞把老干部们当成了家人,守护他们是她的职责,更是她的使命。 贴心照料 就是最暖的陪伴 自从负责离退休干部工作起,陈新霞便将个人手机号公开,以便老干部们能够随时找到她。 郭老是一名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陈新霞刚接手离退休干部工作时,郭老80多岁,身体尚好。因家中不方便照料,郭老住进了郊区的一家养老院。 一次,陈新霞看到郭老孤独一人坐在床边的身影,当即决定将定期看望改为不定期看望。此后,陈新霞更加频繁地去看望老人,给她梳头,陪她聊天儿,两人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后来,陈新霞发现,养老院墙上贴着的郭老联系人卡片上,除了郭老儿子的联系方式,还写着自己的电话号码。 2016年6月的一个周末,陈新霞接到了郭老儿子打来的电话,得知郭老患上急性肺炎,正在医院抢救。撂下电话,她立刻打车赶往医院,协调各个环节,让郭老顺利转进重症监护室进行救治。 后来郭老去世,陈新霞又赶到医院送老人最后一程,如女儿般跟家属一起料理郭老的后事。 坚守初心 就是最强的能量 阳光灿烂的退休生活是老干部们期待的,更是陈新霞念念不忘的。多年来,她尽己所能,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满足老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 作为“四就近”联合工作站的副组长单位,劲松街道统筹社会资源,不仅承办了“松鹤杯”象棋大赛决赛,还举办了“与党同心、与祖国同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两次书画摄影展,展出了站内离退休干部的百余幅精美作品。 劲松有一支平均年龄60岁的芭蕾舞队,队员们曾走进中央电视台参加“高手在民间”演出活动,更代表朝阳区参加过北京市老干部文化节的多场演出。每一次演出,陈新霞都忙前忙后地服务。大至节目对接,小至道具保管,仔细做好演出的各项保障工作。 创新工作 就是最好的关爱 目前,劲松街道共有离退休干部102人,针对大部分老干部年高体弱、居住分散的实际情况,陈新霞探索出“一个结合、两个坚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式上自我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学习内容上坚持“实在、实用”,学习空间上坚持“就地、就近”。 为落实“四就近”工作,陈新霞又创新开展了“四到位”工作法:部署工作到位,每年年初召开社区老干部工作者会议,对全年工作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培训指导到位,不定期组织社区老干部工作者到兄弟街道、兄弟社区参观践学,提升大家的业务水平;推动落实到位,坚决落实《朝阳区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责任制》的要求;帮助支持到位,重点针对建立有老干部党校社区课堂的5个社区、成立了“老党员先锋队”的6个社区,加大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困难,确保社区学习和服务活动有效开展。 陈新霞始终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把党中央关心爱护老同志的政策一丝不苟地贯彻好,把相应的举措一件一件地落实好。凭着这样的初心和认真履职的行动,陈新霞把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