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关于社区“四就近”服务离退休干部工作的调研和思考

2021-6-17 15:49|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773| 评论: 0|来自: 路桥区委老干部局

摘要: 2010年,浙江台州市路桥区开展社区离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十多年来,全区各地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挖掘社区潜力,为老同志“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搭建了各 ...

2010年,浙江台州市路桥区开展社区离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十多年来,全区各地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挖掘社区潜力,为老同志“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搭建了各类平台,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随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社区“四就近”服务离退休干部工作逐步出现各类短板和薄弱环节,急需加以完善。

一、现状

路桥区共有离退休干部近3000人,其中居住在社区的老干部大约占到了老干部总数的五成,有1500多人,社区成为广大离退休干部、老年人居家养老、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四就近”服务工作贴近实际,成为离退休干部的日常所需;部分离退休干部现已整体进入“双高”期,不仅需要日常服务管理,对文化生活、身体照顾、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还有更高的需求,“四就近”服务工作需要合力推进。

二、存在的问题

1、区域和区域之间“四就近”服务工作不平衡,覆盖率不足。从路桥的实际来看,社区党建工作较为扎实的、社区硬件条件较好、社区工作者服务水平较高的社区,“四就近”服务工作也较为到位,反之,“四就近”工作相对薄弱。

2、原单位和社区之间管理没有理顺,粘合力不强。社区“四就近”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关心照顾老同志,是在原单位管理服务前提下的延伸和补充,而不是推向社区,削弱原单位的管理服务。有些单位对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除了基本的每月主题党日、基本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外,对离退休干部平时的学习、活动和作用发挥,组织引导较少,原单位和社区之间管理没有理顺,粘合力不高。

3、服务管理水平和老干部的期盼还有差距,满意度不高。社区“四就近”管理服务不科学,存在服务形式单一性、服务组织散乱化、服务内容大众化,在身体方面、精神方面以及服务管理质量方面相对落后。另外,受客观硬件条件影响,部分社区在活动室、学习室以及其他阵地建设上相当薄弱,影响了离退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等方面。

4、离退休干部作用发挥和基层社区需求不够吻合,获得感不浓。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社会氛围不浓,在管理制度、经费、体制、保障等方面还需要完善;部分离退休干部受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生活环境等影响,使发挥作用的区域、程度、内容等方面受到了限制。

三、建议

1、坚持“一方隶属,多方管理”原则,强化双向的“四就近”服务机制。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在离退休干部集中居住的社区建立党组织,实现社区党组织和老干部组织关系所在单位的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双向压实责任、双向沟通协商、双向联系反馈、双向认可衔接;一方面,在现有党组织隶属关系不变、保持原单位服务管理的同时,明确规定原单位要确保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等,与老同志保持联系,通报情况,定期看望,在此基础上,动员和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到社区报到,参加社区党组织生活和功能型党组织;另一方面,将“四就近”工作纳入社区党组织中社区工作者岗位职责,在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形成原单位党组织和城市社区党组织的倍增效应。

2、坚持“条块协作,合力推进”原则,营造浓厚的“四就近”服务氛围。在工作推进上,要坚持条块结合、分级管理、区域兜底,逐步建立和完善组织部门、老干部工作部门、民政部门、卫健部门、原单位、社区、功能型党组织多方协同、合力推进的工作体系。在思想认识上,要认识到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四就近”服务,是落实老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的延伸和发展,也是老干部服务管理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新创举。在氛围营造上,要大力宣传离退休干部的丰功伟绩,弘扬我党关心、爱护离退休干部的光荣传统,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氛围;要精心组织宣传老干部就近发挥作用的先进典型,交流发挥作用的经验,努力形成离退休干部学先进、比先进的高潮。

3、坚持“统筹协调、融合发展”的原则,推进科学的“四就近”服务方式。在阵地建设上做到共建共享共融,盘活社区各类阵地资源,结合城市基层单位多、党员群众联系紧密等特点,打破区域界限,借助驻地单位优势,对场地、设施、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打造共享式离退休干部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志愿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银色“家园矩阵”。在管理服务上坚持精准个性常态,着眼精准化,要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电话、微信、微信群,线上线下联系离退休干部,全方位了解离退休干部的日常需求,切实开展精准服务;着眼个性化,要针对离退休干部的不同情况,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行、助急等社区差异化“五助服务”,以满离退休干部多样化的需求;着眼常态化,要强化资金保障,整合相关部门资源,探索实施“社会化养老”品质工程,引入有资质、能力强的专业社工机构,整合一批社会组织资源,通过“政府买单”,为老干部输送文化、医疗、生活起居等方面所需服务。

4、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提升高质的“四就近”服务水平。就近学习要紧扣老同志个体实际,在学习内容上,要将政治学习与健康讲座、科普讲座等结合起来,在学习形式上,要将固定讲座与互动学习、走出去请进来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运动;就近活动要贴近老同志兴趣爱好,探索以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公益志愿等为纽带的各类老干部功能型小组,如组建老年书画协会、夕阳红合唱团、门球队、健身队、腰鼓队、舞蹈队等各类队伍,经常开展老年文化体育等活动,丰富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就近得到关心照顾要结合老同志所需所盼,具体掌握和分析本系统离退休干部队伍在人员结构、生活状况、思想观念、服务要求等方面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精心部署、精细服务、精准发力,切实做到思想上关心、生活上关照、精神上关怀、活动上关注,保持敬重之心、倾注关爱之情、多做务实之事,协调解决有特殊困难老同志的生活照料、就餐、医疗等问题,精心打造敬老爱心服务站、爱老志愿者活动等工作品牌,不断拓展“四就近”服务内容,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离休干部全覆盖推广到社区退休干部党员中,开展以探望慰藉、心理援助、志愿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服务,为离退休干部提供亲情化、个性化、多样化服务,让老同志享受到更多、更优、更便利的服务。就近发挥作用要激发老同志优势特长,经过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考验,老同志是推进城市党建、基层治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要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设岗定责,搭建平台,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积极投身到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中去,充当多面手发挥余热作用,在服务于全区中心工作有新作为,在构建和谐社会有新作为。一要建立离退休干部信息库。要深入基层,积极开展走访活动,全面掌握离退休干部的具体情况,将离退休干部的年龄、身体状况、革命工作情况、专业特长、技能水平、家庭情况等都详细地登记上册,根据精力、专长、志趣等因素进行分类,建立健全离退休干部人才库。二要建立双向沟通机制。定期组织离退休干部参加形势报告会,开展参观考察活动,召开离退休干部座谈会,充分利用离退休干部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丰富经验,为党委和政府出主意、当参谋,献计策。三要搭建各类平台,通过设立顾问团、组建文化宣讲队伍、调解队伍、关心下一代队伍等,为老干部在参政议政、繁荣基层文化、社区治理、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等面,提供基础和保障,提供舞台和平台。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