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至24日,第十八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院士专家、科技工作者、企业家代表出席了年度科技盛会。浙江温岭的退休干部季宇钿受邀出席此次论坛。 季宇钿出生于1950年11月,2011年1月在温岭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光荣退休,他可不是一位简单的退休干部,还是一位食品专家,国内外许多知名刊物,都刊登过他的研究和发现。他编写的《氧化物对溏心松花蛋的作用》《用QM9414TR-纤维素酶水解甘蔗渣的数字模型》《用比色分析法测定混合汁、末端糖膏和原糖中的还原糖》等都是食品学上重要的文献资料。在食品行业,他是一把好手,可他还要跨界做环保,废旧塑料重复利用,这是为何? 食品专家跨界走进环保材料行业 事情还得从2006年说起,这年7月的一天,季宇钿看到《台州日报》上面一篇新闻——温岭横峰的当地鞋企,无法有效处置制鞋后产生数量庞大的废边角塑料,无奈就地焚烧。报纸中的图片冲天黑烟,还有塑料燃烧时的刺鼻味道,似乎飘到了季宇钿的眼前,“这是二次污染,后果很严重。”季宇钿决定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什么,“最好能有效地利用这些废弃塑料,让它们变废为宝,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又能创造经济效益。” 有人嗤笑,“美国斥资5000万美金来研究废旧塑料问题,你老季有什么,都要退休了,还是在家喝喝茶,享享清福吧。”季宇钿把自己的想法和自己同在江南大学的校友交流,远在丹麦从事环保行业的校友勉励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试试,你怎么知道行不行?”听了校友的话,季宇钿笃定地走上了跨界的路,“不弄出点名堂不罢休”。 十年磨一剑,不懈坚持终获专利 起先,季宇钿的研究方向是“变塑为油”,在废旧塑料里练出汽油和柴油来,但由于成本很高,打消了这个念头。他转变思路,打算用废料制作复合材料。通过夜以继日几百次的实验,季宇钿有了一些成果,“我用废旧塑料,做出了一些小型的、单层的模板。”季宇钿的新材料,使用寿命长,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可刨可锯,还能防水、防霉,无毒,可回收,“最妙的还是,它还能做到‘以塑代木’,很多地方能代替木板,木板可以用7次左右就报废了,新材料起码15次以上。”校友恭喜季宇钿成功,可他依旧愁眉不展,“实验室里没有合适的机器,我做不出产量。”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追求,季宇钿从实验室里走出来,在各地寻找适合生产的设备。奔波中,季宇钿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把最开始的单层板,变成5层构造的复合材料板材。 2016年,他终于拿到国家发明专利,至今他获得的专利有《一种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作方法及其成品》《一种鞋中底板材及其生产工艺》《一种复合材料建筑方木、型材及其制作方法及成品》,有的专利已进入工业化生产。“当拿到专利证书,我觉得这几年的付出都值了,我不仅证明了自己,也帮助了家乡人。”季宇钿说。 热爱科技,跨界、跨专业研究 季宇钿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尤其钟爱科技方面的书籍。研究复合材料这方面,可谓跨界、跨专业了,可在困难面前,他并没有退缩,反而经常跑图书馆翻阅相关专业书籍的资料,尤其是一些小众专业的书籍,更是需要搜寻多个图书馆才能找到,但是为了能给这项发明提供进一步的学术支持,季宇钿并不觉得辛苦。 浙江的建筑业比较发达,浙江建筑模板市场年销售额就有几十亿元,光温岭就有近亿元。季宇钿表示,这项发明如果投产,带动温岭产业升级,既能改善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又能促进经济发展。“自我的新材料问世以来,已经有不少企业找我商谈合作的事宜。这几年,我一直在开发新的项目,同时四处奔波寻找合适的设备生产厂家,预计再过几个月,就能正式投产了。”季宇钿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