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山东省政协近日组织机关离退休干部到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纪念馆考察参观,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学习体验活动。 王杰纪念馆坐落在金乡县巍峨苍翠的羊山脚下,占地66亩,主题建筑由48根立柱支撑而起,寓意横空出世,象征着英雄王杰扑向炸点英勇牺牲的不朽瞬间。馆前,矗立着王杰怀揣《毛泽东选集》、肩背钢枪的英武雕像。穿过流清荷碧的红色长廊,进入纪念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八个遒劲奔放的毛体大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馆内陈列着100余幅画图和500多件实物,向人们述说着王杰的伟大人生和崇高精神。 王杰1942年出生在微山湖畔——金乡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61年8月,他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当兵4年,他写下10万多字的日记,真实记录了成长奉献的心路历程。1965年7月14日,在江苏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训练时,为保护在场的12位民兵和人武干部,王杰扑向炸药包,壮烈牺牲,年仅23岁。毛泽东主席为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挥笔题词:“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题词对王杰给予高度评价。自此,王杰的英雄事迹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成为那个年代人们心中一座高耸入云的精神丰碑。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历史走过了半个世纪,但王杰用生命和热血凝就的伟大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二十多次讲到了王杰和王杰精神。2017年12月13日,习总书记在看望71集团军某旅王杰生前所在连队官兵时,深情地讲到:“我小时候就知道王杰的故事,王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指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要成为革命军人的座右铭。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正所谓“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在我们党和国家非凡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包括王杰精神在内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汲取信仰力量、核准前进方向提供了丰富源泉。王杰精神作为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世代传承。 弘扬传承王杰精神,就要坚定“一心为革命”的理想信念。王杰在日记中写道:“当兵是为人民、为党、为祖国而来的,不管任何工作,党指到哪里就冲到哪里,就是奉献上青春也没有怨言。”“为了党,我不怕进刀山入火海;为了党,哪怕粉身碎骨也情愿。”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是王杰精神的灵魂和内核。有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就会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会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失其节,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自觉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毅向前、不懈奋斗。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永远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我们一定要以王杰为榜样,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锻造忠诚品格,心怀“国之大者”,激扬奋斗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担当起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 弘扬传承王杰精神,就要发扬“两不怕”的英雄气概。王杰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现在苦些是为了千百万人民不受苦,什么样的苦我都能忍受”。这种壮怀激烈的豪迈精神,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革命者的血性胆魄。这种英雄担当精神历久弥新,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在这次惊心动魄的抗疫斗争中,成千上万的白衣战士和抗疫工作者,以召必战、战必胜的决心和胆略,舍生忘死、义无反顾,披甲执锐、逆行向前,展现的不正是这样一种“两不怕”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吗?我们当前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前所未有。“无限风光在险峰”。越是接近奋斗目标,越是面临风险挑战,越需要发扬王杰那种“两不怕”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不惧艰险、不怕困难,勇于斗争、敢于胜利,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拼搏奋斗。 弘扬传承王杰精神,就要树立“三不伸手”高尚品格。“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是王杰一心为公、心底无私、高尚情操的真切体现。他在物质生活上过得非常简朴、清贫,一生不为名利所累,不为荣誉所惑,不为待遇所绊。英雄虽然远去,这种崇高品格长留人民心中。刘少奇同志说过:“共产党是代表人类正气的。我们要发扬和提高这种无产阶级的正气,克服一切的邪气。”王杰同志有一著名的“人生四问”:“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前途?革命事业就是前途;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什么是痛苦?人最痛苦的是失去人民信任和为人民工作的机会。”我们要以此为“镜子”经常观照和检视自己,经常进行心灵叩问,不断磨砺常性、洗涤灵魂,在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正与邪、苦与乐面前站得稳脚跟、经得起考验、守得住底线,始终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永恒的定格。”通过在王杰纪念馆考察学习,我领悟到这种“有限”和“永恒”的真谛。王杰英名永恒,王杰精神不朽! (作者系省政协原秘书长、离退休干部党总支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