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温岭古籍“挖宝人”王英础的家中,堆叠着的层层书籍,即使有的书页泛黄但书脚依旧平整,没有半点破损的痕迹。王英础十多年来不断整理研究成果,积极参与修编温岭市志,编写地方文史类书籍,为弘扬与传承温岭地方历史文化作出重要贡献。 潜心钻研,熟读史书典籍 王英础是温岭市发展和改革局的退休干部,现任温岭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1995年进入市发改局参与综合经济规划管理工作,热忱于本职经济管理,亦关注地方历史。自2008年5月退休以后,他开始潜心研读历史古籍,捕捉与地方历史文化有关的内容,实地探寻历史的身影,进行考证、记录、留档。“阅读文史书籍,光看一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坚持去做笔记,只有认真做完笔记,才能看得到位。”王英础说。 在研读历史古籍时,他总会把关注点放在与温岭历史文化有关的内容上,因此,他对温岭的地域山水、人物事迹、历史事件都有了概括性了解。 实地发掘,探寻历史印记 对于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王英础不仅仅是“纸上谈兵”,他还深入各镇(街道),广泛接触当地民众,到与地方历史事件相关的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从而获得全面立体的认知。“研究历史很有意思,就像是看一部历史长片,溪流大变弯造就了眼下的地势,原来的湖泊变成了如今的平原,早年的城墙变成了如今的民房。”王英础说。 王英础退休次年,韩国地方政府国际化协会北京代表处到温岭调查中国明朝万历二十年抗倭援朝名将季金(温岭松门人)的故里,他主动参与调查、研究。为了更深入研究季金,他还赴韩国调查,挖掘明史资料。经过系统研究后,最终撰写了《抗倭援朝名将——季金》一书,受到韩国教授朴现圭的大赞。 邂逅古籍,弘扬历史文化 凭借着对历史文化的热爱,王英础几乎把自己的退休时光全部用来邂逅古籍里的点点滴滴。他还积极参与温岭地方历史文化的宣传活动,自制幻灯片结合影像宣讲,向当地百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历史书籍,讲历史故事,宣传地方历史文化,是很自然的事,能够为弘扬历史文化做点事,何乐而不为?”王英础说。 十多年来,他不断整理研究成果,并编写成地方文史类书籍,如今已经完成了《燕石集读解》《百年温岭》《花山志》《温岭历史故事集》《抗倭援朝名将——季金》等八本书。下阶段,他将针对赵大佑、王叔英、方国珍、季金、戚继光、谢铎等温岭地方名人的通俗故事,进一步进行撰写。他希望,那些被遗漏的历史文化瑰宝不被遗忘,而是被发掘,并得到传播、普及。 谁言桑榆晚,得力正此时,王英础表示,专研充实地方历史,为名家大族呐喊呼唤,将会是他一生的事业。他也将继续践行“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理念,仍旧用余晖发扬党员本色永不变的高尚品质,为温岭文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