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优秀党员、平凡好人,2013年,他把全部积蓄30.5万元捐献给村集体办公益事业。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他又把近年攒下的15万元再次捐献出来,其中2万元为特殊党费。他就是山东省威海乳山市夏村镇邵家村老党员——邵本道。 初心不改,永葆本色 邵本道1929年出生,1947年加入解放军,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后转战福建剿匪,头部受过重伤。由于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入伍不到一年,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退伍后的邵本道被组织分配到海阳化石厂,不管在哪个岗位,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1975年,厂里评了六名“红旗手”,邵本道就是其中之一。他说:“父母早逝,我靠吃村里的百家饭长大,参军后我加入了共产党,是党和人民养育了我,我是党和人民的儿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党和政府对我的照顾,我也活不到这个年纪。我这辈子就是要一直跟着共产党走!” 红心向党,余热生辉 1985年退休后,无儿无女的邵本道和老伴回到村里,起初他每月只有90多元的退休金,直到2012年才调整到3000多元。45.5万元,对于一位93岁老人来说,是全部身家。老人家对别人特别慷慨,对自己十分苛刻,这些钱与其说是“省”下来的,不如说是“挤”出来的,他每天生活费只定3.5元,一年用电量是个位数,衣服、家具都是“老古董”。邵家村党支部书记邵洪寿说:“老人一辈子省吃俭用,平时连点鱼肉蛋都不舍得买,买馒头,要走四五里路去外村买,因为俺们村的馒头一斤贵一毛钱。”邵本道生活上很“抠门儿”,但对党的事儿、对人民的事儿却总是积极又“大方”,入党70多年来,未落下过一笔党费。一次村里晚上开党员会,80多岁的邵本道冒着大雨来交党费,谁也劝不住。当年,他把18张存单交给村党支部时说:“只要给老百姓办好事,如果钱不够,我还攒。” 邵本道一生跟党走、一心为人民,年轻时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耄耋之年又把毕生积蓄用于公益事业,充分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忠诚于党、报效祖国、热爱家乡、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他慷慨捐赠毕生积蓄的行为深深感动着每一个人,先后获得中华慈善个人突出贡献奖、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威海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他的事迹被改编为现代吕剧《邵本道》,该剧公演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