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教书育人的中学教师,一个是扎根一线的基层工作者,退休后完全可以过上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美好生活,但张传信、于忠兰夫妇却不这么想。“在岗干好工作,退休发挥余热”,两人于2019年5月主动请缨成为山东威海市文登区天福街道北山社区“老干部调解室”义务调解员,以实际行动服务社区居民,助力社会治理。 兼顾“法”与“情”,实现“和为贵”。“那是我给儿子结婚准备的房子,他怎么能卖呢!”今年年初,69岁的王大妈情绪激动地找到张传信夫妇。原来,因做生意急需资金周转,她的儿子瞒着她以低于市场价十多万元的价格出售了住房,王大妈认为合同显失公平,要求取消。 在深入走访,细致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张传信夫妇向王大妈解释,儿子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目前房子已经过户,于法而言已不能取消交易。在了解到王大妈有取回房中部分家电、家具的诉求后,他们又主动与购房者对接——“从前一阶段调解情况看,王大妈是一位明事理的人,现在她提出的诉求并不过分,我们也为人父母,应该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啊!”最终,购房者同意返还部分家电、家具,事情得以圆满解决。 就要“管闲事”,将纠纷消弭于无形。3月中旬,张传信夫妇接到一个怒气冲冲的电话,“我楼上把我的防盗门踢坏了!你们给我评评理!”原来,葛某和丛某是上下楼的邻居,双方因垃圾投放产生矛盾,丛某上门找葛某理论,双方险些大打出手,丛某一时冲动用脚将葛某家的防盗门门锁踹坏。 眼见矛盾有升级风险,张传信夫妇赶忙把双方拉到调解室,夫妇二人用老大哥老大姐的口吻,对双方纠结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劝说当事人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各自认领错误,各自让一步、共同缓和矛盾。经过一个小时的调解,双方最终握手言和,现场签订了调解协议。葛某保证规范垃圾投放,丛某也同意维修葛某的防盗门门锁。 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社区里的小事接连不断,看似问题不大,却让居民很是闹心;纠纷出现一起就解决一起,用自己的付出,换来邻里和谐。两年来,夫妇二人累计调解各类纠纷42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7%,协议执行率达到100%,真正把各种矛盾纠纷解决在社区,让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用自己的“真心、诚心、热心”,换来群众的“顺心、安心、放心”,在守护一方和谐的同时,也为践行“枫桥精神”增添了新时代的新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