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枣庄峄城区按照中央、省、市委老干部工作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好“四套组合拳”,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以制度建设为立足点,为老干部作用发挥提供新保障。 一是构建老干部社团扶持机制。峄城区注重加大对老年社团组织的组建和扶持力度,选聘县级老领导牵头相继成立了以老干部为主体的关工委、老科协、老促会、老体协等群团组织,为老干部发挥余热提供了有力抓手。并将活动经费列入区财政年度预算,年均为“老”字号组织拨付经费近百万元。目前,全区共有各类老干部社团、协会106个。同时,以文艺比赛展演为平台,通过“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先后为10余家老年文体社团拨发奖金、补助30余万元,连续4年为全区离退休党组织发放工作经费和书记、委员补助98万元,为老干部社团组织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二是建立老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建立老干部人才工作机制,按照行业经验、特长爱好等分类汇总,组建“峄城区银发人才库”,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帮助。印发《关于利用社区资源做好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对老干部在社区就近发挥作用提出指导意见。2020年,下发《关于发挥离退休干部优势助力全区改革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引导老干部在社区治理、脱贫攻坚、区域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 二、以政治引领为着力点,为老干部作用发挥构建新格局。 一是加强老干部组织建设。按照“扩大组织面,构建同心圆”的理念,探索形成了以区委离退休干部工委为主导、各所属单位党组织为主体、社区党组织为补充、社团党组织为延伸的党建工作格局,为老干部作用发挥提供了组织保障。以“本色家园”离退休党支部示范创建为抓手,不断提升支部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引导老同志发挥余热奉献社会。目前,全区已成立以原单位为依托的“业缘型”老干部支部32个,以居住社区为依托的“地缘型”支部2个,以社团组织为依托的“趣缘型”支部3个。二是加强老干部政治建设。峄城区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老干部自身建设。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社团负责人为重点,实施“头雁”培训工程,定期举办老干部党组织书记培训班。落实“三会一课”,开好28日主题党日活动,建立西马寨初心体验馆等8处老干部现场活动教育基地,并根据市局安排及时组织老干部学习观看网络专题报告会5期,让离退休同志学好新政策、用好新政策,为更好地发挥余热打好思想政治基础。三是推动老干部工作信息化建设。及时召开全区老干部工作信息化建设推进会,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以我区综治品牌“榴乡诉递”平台为依托开设“本色家园 榴乡”板块,组建老干部党组织“领头雁”群,针对热点、焦点问题,组织离退休干部在线交流、积极发声,以信息化助推正能量发挥,提高了老干部的奉献热情。 三、以典型带动为关键点,为老干部作用发挥探索新模式。 一是培树先进典型。峄城区老干部积极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涌现了一批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及先进组织。其中,退休教师孙法科组建的志愿服务队参与社区“一线治理”,被评为“全省最美老干部志愿组织”。坛山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邵明思成立工作室,创新“党建+志愿服务”新模式,为多个社区发展出谋划策。区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程作华关爱青年、传承优良家风,被评选为“全省传承好家风最美家庭”。古邵镇84岁老党员、老退伍军人邢成友抗疫事迹突出,被评为全省“抗疫榜样”;退休干部周庆亮常年活跃在脱贫攻坚一线,被授予“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阴平镇夕阳红艺术团党支部发挥“党建+团建”作用服务百姓,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全市党建示范点”,檀乡艺术团常年坚持在沿河边、小广场义演,成为我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并在省首届优秀庄户剧团大赛中获得“十佳剧团”称号。二是加大宣传报道。依托“本色家园 榴乡”、“峄城组工”公众号及老干部微信群、《峄城通讯》及省市级工作平台,宣讲老干部典型事迹、老党员主题活动,开创了“小窗口”展示“大世界”“小声音”收获“大能量”的老干部云端服务新模式。疫情初期,退休干部李全东编写“抗疫”快板,第一时间经市局推荐在“山东老干部”公众号予以刊登。孙法科抗疫事迹上报“中国老干部”公众号予以报道。抗战离休干部胡安胜讲初心、志愿老兵邢成友抗疫情等均被拍成专题片报省委组织部,并在全区离退休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深入宣传让广大老党员学有模范、行有标杆,也在全区形成了发挥余热、奉献社会的良好氛围。 四、以服务大局为落脚点,老干部作用发挥实现新突破。 一是蓄积银发长者风范,助力下一代成长。多年来,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广泛联合发动爱心人士持续开展“爱心助残”“情牵困境儿童、助力精准扶贫”和“把爱带回家”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等活动。为全区200多位残疾儿童、困难家庭儿童发放帮扶资金56万元,提供帮扶物品1000余件,结对帮扶困难家庭48户。同时,通过创建雷锋学校、开展红色基因宣讲等形式,将扶贫和扶志相结合,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二是蓄积银发政治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区人大老干部支部坚持定期到镇街视察指导脱贫攻坚工作,每到一处,老领导们结合镇街实际,现身说法,分享个人经验,为在职干部指点迷津、加油鼓劲,受到各镇街领导干部的一致欢迎。区老促会联合会员企业做好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成立一年多来,共计帮扶困难户300多户,提供帮扶资金100多万元,解决困难家庭就业500余人次。尤其在防疫过程中,会员企业捐款、捐物达100多万元。三是蓄积银发文化智慧,助推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区老干部服务中心、老年大学在文化养老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联合各老年社团组织,以“增添正能量 共筑中国梦”为主题,持续开展系列正能量活动,引导老干部积极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先后送戏下乡100余场,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参与社区调解652起,著书46部,申报“非遗”项目80项,创作抗疫作品70余篇(幅),疫情捐款10余万元,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多的老干部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