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云南安宁市老年大学:让非遗文化“活”过来的“大学生”

2021-4-27 18:37|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618| 评论: 0|原作者: 王卫东|来自: 安宁市老年大学

摘要: 非遗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传播民族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把非遗所蕴含的深邃文化内涵和内在品质挖掘出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4月24日上午,云南安宁市连然街道“和美连然 悦享螳川”文化展 ...

非遗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传播民族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把非遗所蕴含的深邃文化内涵和内在品质挖掘出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4月24日上午,云南安宁市连然街道“和美连然 悦享螳川”文化展示展演活动在东湖永安广场举行,安宁市老年大学文艺志愿服务队应邀参加演出。

演出现场,舞蹈《多彩的哈达》和《祖国万岁》,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时代的歌颂赞美之情。合唱班刘婉玲给观众奉献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安宁小调》;太极拳术展示,展现了老年人健康时尚的生活理念。    

学员赵华、李凤美、张明仙等表演的戏曲和小品类节目,更是将展演活动推向了高潮。他们的节目选材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有表现抗击疫情,人人有责的《规劝》,有体现精准扶贫的《流动摊位》,有歌颂为民服务公而忘私的《小巷故事》。或深沉悲痛或波澜起伏或诙谐幽默或现实理性的情节展示,无不扣人心弦,发人深思,他们深情投入的表演无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他们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好政策,弘扬正能量。

展示非遗成果,促进非遗传承。安宁市老年大学的精彩表演博得了广大市民朋友的一致好评!非遗保护需要生存与繁衍的土壤,需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老年大学学员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不少学员年轻时就是滇剧、民间小调等的参与者或见证者。下一步,安宁市老年大学将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精品课程的建设,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资源,让“历史的声音”在螳川大地久久回响。以它们独特的方式继续为安宁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