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情注桑榆夕阳更美——济宁任城区推进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示范点建设侧记

2021-4-25 14:33| 发布者: 家网编辑9| 查看: 725| 评论: 0|来自: 任城区老干部局

摘要: 济宁市任城区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素称风姓古国、运河之都、有仁之城,作为济宁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任城区常住人口102.31万人,辖13个街道、2个镇,364个村(社区),其中城市街道8个,城市社区89个,2019年全 ...

济宁市任城区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素称风姓古国、运河之都、有仁之城,作为济宁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任城区常住人口102.31万人,辖13个街道、2个镇,364个村(社区),其中城市街道8个,城市社区89个,201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33.44亿元,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济宁市任城区老干部工作也展露出勃勃生机。截至2020年底,全区有离退休干部6214名,其中党员3533名,建立建制类离退休干部党组织89个,功能性党组织139个。近年来,任城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上级党委政府关于老干部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任城区委老干部局先后被授予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亲情服务活动”先进单位、全市“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承担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任务以来,济宁市任城区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在体制机制、组织保障和服务模式上下功夫、求突破,历经一年的共同努力,示范点建设在新时代大潮中呈现新面貌,展露新生机!

(一)强化制度机制建设,示范点建设从“各司其职”到“齐抓共管”

任城区高度重视示范点建设,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做细任务分解,倒排时间表,工作推进上定人、定责、定时、定查,确保示范点建设高效推进相关部门、街道、社区多次召开座谈会、碰头会,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全区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街道社区组织具体实施的强大工作合力。

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部局等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意见》《关于推动全区离退休干部党建更好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大格局的实施方案》《关于做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党员组织关系转至居住地社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为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示范点建设提供制度支持。

确定“4+2”建设模式,狠抓社区服务机制、组织体系、服务队伍、平台载体等“四项建设”,推进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干部服务、发挥老干部优势为社区服务“双向服务”的工作思路。坚持试点先行、总结经验、逐步推开的原则,加大对街道社区的督导考核,对涌现出的示范社区按照每个5万元的标准进行以奖代补,确定了济阳街道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南苑街道医养康养和居家养老服务建设、越河街道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和古槐街道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建设四个工作示范带,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示范点建设。

(二)坚持党建引领,离退休干部从“单位小天地”融入“社区大家庭”

结合全区实施党建统领“双基”三年提升计划契机,双向打通离退休干部组织关系隶属壁垒,推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党员组织关系转至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和到社区报到工作,在街道社区建立离退休干部党员台账,城市街道社区全部设立离退休干部党员服务站(点),负责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关系结转和服务管理。截目前,任城区到社区报到亮身份1600余人。

通过开展全区民情“5”来听、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和干部退休与社区对接制度等措施,实现离退休干部与社区双向对接,社区依托全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离退休干部信息台账,方便社区对离退休干部做到“三知、四清楚”。

突出功能型党组织建设,8个城市街道全部建立“夕阳红”党总支,在89个城市社区实现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全覆盖,积极推进在社区老干部社团、兴趣小组、志愿服务组织、楼宇等中设置特色离退休干部党小组。形成了“区离退休干部党工委-街道夕阳红党总支-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特色党小组”四级“夕阳红”党组织体系,织密了离退休干部“红色堡垒”。

(二)整合优化资源社区服务内涵从“星星之火”到“气势燎原”

依托近年来多网融合优势,打包优质资源,打造以“四就近”为基础、以“资源众筹”为手段、以“智慧养老”为引擎的退休干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让贴心服务触手可及。

开发了任城老干部掌中宝微信小程序,制作了集学习活动场所、文娱活动场所、社会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志愿服务组织等资源为一体的掌上索引地图,收录各类服务资源345条,实现社区为老服务资源一网打尽

建设离退休干部“家门口”的学习活动场所,推动街道社区内的学习会议室、书画室、舞蹈室等功能场所面向离退休干部全面开放。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红帆驿站、睦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离退休干部活动室等社区资源,建设社区离退休干部共享式家园12处,社区老年学校23所,利用社区红色教育资源,挂牌离退休干部党性教育基地5处。

以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社工为服务主体实施的红色代办、领办、协办、现场办工作模式植入老干部社区服务红色为离退休干部提供多样化、零距离服务1万余件次。全区设立各类为老服务组织82个,实施了“五卡服务”、“黄手环关爱”行动、“幸福来敲门”等服务项目。探索实施家庭互助式养老模式,签约社会服务组织定期开展“暖心港湾”为老服务活动,其中“暖心敲敲门”、“老年生活趣多多”等活动深受老同志欢迎。

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化养老服务,创新“众筹资源、自治养老”新模式,搭建汇聚政府、社会和市场资源参与养老事业的平台。联合济宁朝阳助老服务中心、“寸草心长者照护之家”等社区服务机构,为离退休干部就近搭建休闲娱乐、医疗保健、社区老年等服务平台25处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办公益性社区助老食堂50个。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分层分类设计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签约服务包,优先满足老年人签约服务需求,全区以镇街为单位免费体检65岁以上老年人1.5万多人,为社区老干部、老同志晚年生活增添了幸福“砝码”。将济宁中西医结合医院、凤凰怡康、永康医院、同仁医院等一批集医养、康养、医疗护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纳入医保报销范畴。探索在南池公馆社区高标准建设了集老年人助医、助餐、助浴、助洗、助诊、助乐、助学、助养等10余项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综合体,较好地满足了离退休干部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紧跟任城智慧城市建设步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智慧老干部养老服务平台与居家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在越河街道竹竿巷社区建设“5G智慧社区”,引进智慧养老云平台,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干部、老同志提供24小时跟踪服务,涵盖远程义诊、无人超市、报修报事、快递代寄、水电缴费等便民内容,力争足不出户享受5G暖心在线服务。

(三)延伸价值体现,离退休干部社区治理“旁观者”成为社区服务“热心人”

找准离退休干部优势特长与社区治理的结合点,组织引领广大老同志走出家门,从“单位人”到“社会人”再到“公益人”,把生命线拉长、生活圈拉宽、人生价值标杆拉高,实现离退休干部从回归社区上升为回报社区。

按照专业相近、兴趣相投、居住相邻的特点整合分类组建正能量志愿服务团队。整合任城区“运河晚晴”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22个,注册志愿服务人数1500余人。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制及兑换制度,老干部志愿者通过线上、线下服务活动获取志愿服务积分,每累积相应数量的积分便可兑换相应实物奖励或享受免费接受学习教育的机会等。任城区在23个社区建立了线上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平台。在越河街道使用了志愿服务“公益积分”和积分兑换系统,根据老干部志愿服务时长自动生成“益币”,通过线下“微益时间银行”自助柜员机,兑换相应物品,极大激发和调动了老干部志愿服务的热情,凝聚起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不断地激发、递增和释放退休干部发挥余热、贡献力量、彰显价值的能动性。在全区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了鼓励老干部当楼长、担任小区党组织书记活动,在小区内建设了一批以老干部命名的工作室和正能量活动阵地,其中谢立亭正能量宣传教育基地,杨体英工作室,“张凤元”、“何国珩”书记工作室等已经成为任城区党性教育的新阵地。

“大张旗鼓”地宣传贯穿引导离退休干部发挥正能量工作的始终,定期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先进表彰等活动,激励引导老干部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作出新贡献,引领新风尚。在越河街道竹竿巷社区建设了老干部正能量孵化基地,实行“六步工作法”,挖掘培树本土先进典型个人和组织85个,谢立亭、王福银、高延安等6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和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由谢立亭同志组建的正能量宣传党小组被评为全国老有所为楷模。济阳街道楼长志愿者服务队、“爱心驿站”党支部等30余个组织和团队被省市表彰。

 足迹见证过去,未来缔造辉煌。整合社区资源,提高服务水平、周到细致地为老干部做好服务工作我们才刚刚起步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探索和实践的力度,在利用社区资源服务离退休干部的深度和广度深耕求索,让美丽的夕阳在鲜艳的党旗下追逐最美的中国梦。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