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代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前赴后继的实物见证,为我们追寻初心使命提供了一条穿行历史的时光隧道。2015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深情诵读了赵一曼烈士的家书,指出:“这些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应该编辑成册,发给广大党员、干部,大家都经常读一读、想一想”。结合“书香政协”建设,特别是这次组织委员读书活动“经典的力量”主题,我认真阅读了《红色家书》和《家书里的百年信仰》,带来的不仅是心灵的震撼和感动,更多的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信仰的诸多思索和感悟。 一、在阅读红色家书中,我感悟到百年信仰的“大忠”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聂荣臻元帅1922年6月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男也虽不敢云以天下为己任,而拯父老出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此男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身之事业也!”在红色家书中,我读到许多赤胆昭彰的诤诤誓言:“吾将吾身交吾党”,“我们是真理的追求者”,“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在阅读红色家书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这种绝对的、纯粹的忠诚。 二、在阅读红色家书中,我感悟到百年信仰的“大义” 为了实现崇高的革命理想,许许多多的革命志士义无反顾、赴汤蹈火,慷慨捐躯、舍生取义。王若飞烈士在狱中写给表姐夫的信凛然陈词:“念国难之日急,恨己身之蹉跎。冲天有志,奋飞无术。个人生命,早置度外。”夏明翰烈士用敌人让他写投降书的纸和笔给亲人写了三封绝笔信,其中写道:“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国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这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气节风骨,生动展现了革命者对远大理想的执着坚贞和满腔赤忱。 三、在阅读红色家书中,我感悟到百年信仰的“大爱” 作为一个革命者,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大众,爱祖国河山,是容家国于一体的大爱。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中深情写道:“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明媚的花园将代替凄凉的荒地!”这种爱,是何等的酣畅博大!革命者最重血脉深情,也最懂人间真爱。陈觉烈士在留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亲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赵一曼烈士在生离死别之际这样告诫儿子:“我最亲爱的孩子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一封封啼血凝泪、侠骨柔情的绝命家书,蕴含着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坚和人性之美。 四、在阅读红色家书中,我感悟到百年信仰的“大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毛泽东主席在给表兄的信中说:“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罗荣桓元帅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你爸二十余年来,是在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而不是如你想的,是在做官,更没有财可发。”革命老人徐特立在信中这样告诫女儿:“你们如果需要我党录用,那么需要比他人更耐劳更努力,以表示是共产主义者的亲属。”这种天下为公、躬身为民、公而忘私、克身律己的革命情怀,正是共产党人纯粹党性的真切体现。 五、在阅读红色家书中,我感悟到百年信仰的“大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全党认真思考和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捧读红色家书,解读精神密码,制胜之理更加明晰和清楚:我们党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树立并践行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信仰和初心。“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我们一定要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好精神血脉,用百年信仰之力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