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书法为友福晚年 ——访百岁老人赵赠熊

2013-12-27 10:50|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370| 评论: 0|原作者: 华再清 余同仁

摘要: 百岁老人赵赠熊曾为为新中国培养飞行员300余人,其中包括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退休后回到故里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以书法为友,尽情地享受幸福的晚年。赵老今年已102岁,但仍然坚持学习,看电视、听新闻,关心 ...

 

百岁老人赵赠熊曾为为新中国培养飞行员300余人,其中包括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退休后回到故里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以书法为友,尽情地享受幸福的晚年。

赵老今年已102岁,但仍然坚持学习,看电视、听新闻,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心系地方发展。赵老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在谈中,他总是不忘家乡养育之恩,对党和政府关怀更是满怀感激之情。平时,他喜欢练文字,提笔书豪情,落墨写春秋。他的法作品相当有功力

春云春水两溶溶,倚郭楼台晚翠浓。近日,我们来到一幢独立的两间小楼院门前。隔着满园的盆栽月季、栀子花、大丽菊,见右侧窗下,一位耄耋老人,正手执放大镜聚精会神读报,发现我们便过来迎接。

“我耳朵有点背。”把我们引入堂屋,便笑吟吟地坐下,戴上耳塞。他就是赵赠熊。1911年11月出生在常州武进茶食(嘉泽)乡。黄埔军校、国民党中央航校毕业。历任飞行员、飞行队长、特种空运库长等,1949年12月歧义加入我解放军,任第七航校教官。1977年退休后,带着残疾的小儿子回到嘉泽镇老家。他曾分别当选为武进县、常州市和江苏省人大代表,还被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赵老的妻子儿女新中国成立前被国民党送往台湾,阔别41年,1994年底,赵赠熊赴台探亲,四代同堂,终于团圆。而今,102岁的赵老独居在两间两层的小楼里,请一个保姆料理家务。

赵老首先让我们看一本精装的《镇江解放六十周年纪念册》,第一页就是他雄浑苍劲的八个行楷“盛世中华,美名天下”。他说,我退休后回到故乡,目睹了家乡的巨大变化。以前,这里比较荒凉,现在人多了,地方也富起来了,嘉泽、夏溪成了花木之乡。赵老建议镇上要增加文化场所,现在老人多,可以在一起学习、交流,还可以请人来讲座,或者说书,像城里一样,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赵老年事虽高,但起居都能自理。他告诉我们说生活要有规律,人要有点正常嗜好。他每天早晨,做操、打拳,上午看报、学习,午休后练字或侍弄花卉,他尤其重视书法养生,他说书法关乎精、气、神,可养身、长寿。小楼上下,到处是他的字、画,客厅自勉对联是“寿向仁中求;福从俭处积。”前后园子里有他培育的玉兰、天竹、桂花、石榴,可见其志趣之一斑。赵老说,活到老学到老,希望在有生之年,还能去台湾探亲,和台湾书友切磋。

采访期间,我们还亲眼看他挥毫泼墨,很快写就两尺宽的横幅“自强不息”,叹为观止。临别时,我们衷心祝愿这位风采依旧的老人寿比南山。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