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为民服务敢冒险

2013-12-23 20:47|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007| 评论: 0|原作者: 韩 亮

摘要:   1978年,我被调至济宁县工作。那时济宁县属于受江青反革命集团干扰的重灾区,长期处于“三乱”状态。在走马上任召开的首次全县五级干部大会上,我重点强调了中共中央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和顾全大局团结一致向前看 ...

         1978年,我被调至济宁县工作。那时济宁县属于受江青反革命集团干扰的重灾区,长期处于“三乱”状态。在走马上任召开的首次全县五级干部大会上,我重点强调了中共中央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和顾全大局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示精神;坦诚地表明自己来济宁县依靠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努力做好工作的态度和想法;严肃指出闹派性、搞内乱,既为形势所不许,也无异于自己的皮锤捣自己的眼窝,最终结果只能越闹越穷……

  这次讲话,引起与会者的共鸣,得到了县委其他领导同志的认可。在这次讲话之后,我和县委的其他领导同志一起,恪尽职守,做了一些有益于党和人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县工农业生产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生产面貌得到初步改观,农民群众的生活开始有所改善。

  我在开展工作之前,深入到农村开展调查研究。面对无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县委一班人不能不痛心承认,广大农民兄弟尽管在政治上翻身了,但在经济上还没有翻身。不少农民兄弟家徒四壁,还在为穿衣吃饭发愁,有时甚至连称盐打油的钱都没有。喂上两只鸡,隔个集卖上几个鸡蛋,捎带着买点油盐酱醋。有时为了凑个整数,专等那母鸡下了蛋,拿在手里还热乎乎的,就急忙往集市上跑。大家都说邹东山区的农民,“地瓜干子是主粮,鸡腚眼子是银行”,这是事实。我深知农民兄弟的甘苦、无助和无奈。我知道把种植权还给农民,让人民成为土

地的主人,一切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但在1979年初,这个领域绝对是个禁区。我当时想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公仆,明明看着对老百姓有益的事,不敢干、不敢闯、不敢做,就不配当一名共产党员。我抱着一种豁出去的想法,征求县委其他领导同志意见,经深入研究,统一县委一班人的认识后,作出了“南抓红麻北抓棉,零星荒地给社员,每人2分经济田”的整体部署。我们的初衷是只要老百姓经营好这个小“豆腐块”,种植些经济作物,就能解决部分零花钱。

    我们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举办技术夜校、印发小册子等形式,大力引导社员群众实行科学种田,推行土温室、塑料薄膜、营养钵等先进种植方法;引导社员群众根据市场行情,实行灵活经营方式,防止谷贱伤农。让人始料未及的是,2分经济田里刨出个金娃娃,一年下来涌现了许多万元田、万元户。在冒险给每个农民分2分经济田的同时,也是我到济宁县的第二年,即在稻区全面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我离开济宁县时,全县粮食单产、总产都翻了一番。回想过去,我觉得领导干部不能只想着自己的乌纱帽,要为人民着想,莫问前程,要敢于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人民服务。

                              (作者退休单位: 邹县政协)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