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而从整个干部队伍来说,处于带领和引导地位的领导干部又是重中之重,是最重要的主体,也是走好群众路线的关键。领导干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既是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参与者,领导干部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始终坚持深入一线接地气,转变作风办实事,化解矛盾克难题,真正问计于民、取信于民、造福于民,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在活动中践行宗旨、勇当先行、争做表率。 一、勿以形式走过场,找差距、明方向、莫困惑,心中永亮一盏灯。领导干部在活动中要带好头,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不搞群众反感的“花架子”,不做不切实际的“表面文章”,做到学习讨论不走过场,查摆问题不留死角,分析原因绝不泛谈,征求意见不空不偏,解决问题务求实效。即不以记多少学习笔记、写多少体会文章来衡量学习效果;不以避实就虚、避重就轻来应付了事,确保问题得到聚焦而不被掩盖;不要只讲“果”不讲“因”,做到既分析表象,又查找根源;不搞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调研,杜绝一窝蜂下基层征求意见;不以开会、发文、简报多少来衡量工作成效,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找准问题症结之所在,明确整改目标任务,实现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有机结合。 二、勿以表面评政绩,重责任、敢担当、莫喜功,心中永装一杆秤。群众路线的核心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只有坚持这个基本观点,领导干部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强化公仆意识,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出发,克服和摒弃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欺上瞒下,热衷于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错误政绩观。领导干部要把精力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用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决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才能做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工作实绩。 三、勿以享乐失自我,勤学习、立壮志、莫懈怠,心中永存一个梦。精神懈怠表现在取得了一定成绩后的满足感,一旦精神懈怠,甚至颓废,必然导致思想滑坡、信念缺失、信念迷茫、理想淡化,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最终就会走向腐化蜕变、奢靡堕落。党的十八大把“精神懈怠危险”置于我们党面临的“四种危险”之首,可见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必须倍加警惕。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抛弃享乐主义,敢于亮剑,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勤奋学习,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克勤克俭、严于律已、率先垂范,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抱负,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四、勿以臆测辩是非,心胸宽、思路广、莫猜忌,心中永燃一团火。作为领导干部,要有容人之心、容人之量、容人之策。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有容人的雅量,不管是同自己性格上有何不同,还是对问题的看法有何不同意见,或是相互之间曾经有过什么误会、发生过什么矛盾,都要主动团结,相互尊重,亲密合作。对于给自己提出过反对性意见的人,哪怕实践证明他的意见是错误的,也应宽宏大量,不计前嫌,更不能打击报复,冷淡疏远;要有容事的气魄,始终心中想大事,手上抓大事,对急难险重之事,举重若轻,运筹帷幄,妥善解决;对无伤大雅的小事,不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在对待矛盾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即以事实为依据、以原则为前提、以总结为目的,真正做到“额上跑马”、“肚里撑船”。 五、勿以喜好挑人才,听民意、解民忧、莫跋扈,心中永系一班人。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善于集思广益凝聚集体智慧,既体现领导干部的胸襟、智慧和领导艺术,又是强化组织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还是推进正确议事决策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善于集中和发挥。不论正职还是副职,在选人用人、推进工作等方面要善于听取和采纳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哪怕是不尽全面、不尽完善,都应予以重视,尽可能综合各方面的呼声,使之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次要学会倾听和纳言。即要重视班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注意倾听同事、下属坦露心扉,缩小彼此间的思想、感情距离,做到“心有灵犀”、“心领神会”。最后要促进协调和磨合。既要重视会上的民主集中,更要重视会前的沟通、协调。会前的沟通、交流工作做足了,思想认识达成一致,就可将讨论引向深入,可最大限度促进团结和谐。 六、勿以立异当认知,懂规矩、明事理、莫糊弄,心中永怀一盘棋。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有谋事布局一盘棋的思想,即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长远与眼前、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积极主动地为发展出谋划策,必要时还要勇于牺牲局部“小我“和暂时利益,为大局让路。只有做到胸怀全局,站在全局的高度看问题、想办法、作决策,才能真正把握大局;只有突出重点谋大事、集中精力抓大事,会思考、懂规矩、抓落实,才能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只有时刻以群众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知重点、抓亮点、促和谐,才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只有认真研究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才能赢得民心;只有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才能形成工作合力。 七、勿以空谈论英雄,敏于行、慎于言、莫盲目,心中永守一条理。“空谈”完全脱离实际、丝毫没有根据,是所谓“假、大、空”的代名词,是领导干部严重脱离群众不接“地气”的具体表现。“空谈”者表现为缺少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的调研,所谈内容与实情南辕北辙。更为重要的是,“空谈”者往往只会说、不会做,一谈到亲力亲为去干、去闯、去拼搏,则显得无从下手。因此,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既是丰富的“理论家”,更是坚决的“实干派”;既要有坚决摒弃“空谈”的浮华,更要有“拼命三郎”的精神。尽力做到去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套话,敏于行、慎于言;脚踏实地,深入基层,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对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关注并予高效解决。 八、勿以人情换原则,弘正气、树形象、莫徇私,心中永有一把尺。现实生活中,领导干部也有七情六欲、人情往来。其有没有原则、能不能坚持原则是能否做好本职工作、能否当好领导、能否推动工作的关键。因此,讲人情已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它关系到党性修养、党性原则和党的作风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予正确把握。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情观,做到讲人情不能错位,讲人情不丢党性,不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带到党的生活中来,不要让不良心理影响或左右工作决策,特别是对亲近自己的所谓“熟人”,能为自已办事的所谓“能人”,有影响的所谓“名人”,处在重要位置上的所谓“要人”,更要坚持党性,坚持原则,谨慎相处,公私分明,绝不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 九、勿以亲疏定好坏,广结缘、处事公、莫冷漠,心中永盛一碗水。人作为社会的成员,相互间势必会发生多种交往关系,对多数人而言,性格相投的就容易亲近,话不投机的就相对疏远。领导干部和普通人也一样,自然而然会有圈子和朋友,其本身无可厚非,但领导干部一旦亲疏有别,就会被视作拉帮结派,搞“小团体”。究因源于领导干部掌握着一定权力,社交稍有不慎,极易迷失方向,就会权为他所用乃至丧失官德。故身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交友的原则,慎交友、交好友,哪些人该交,哪些人不该交,心中应厘清;要从工作出发,从事业出发,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多与群众交友;要时刻坚持原则,保持清醒头脑,牢记身份,秉公办事,勿以亲疏定善恶、好坏,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 十、勿以权钱作交易,学先进、塑典型、莫腐败,心中永举一面旗。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讲党性、作风正、有本事、口碑好,在各方面能切实担当表率。从现实来看,有的领导干部形象不好,要么理论脱离实际、言行不一;要么作风漂浮、脱离群众;还有极少数领导干部权钱交易甚至贪赃枉法、腐化堕落,败坏了党的形象,这些现象都与群众路线格格不入。作为领导干部,平时要敢说“向我看齐”,关键时刻敢喊“跟我来”,站得出来、豁得出去,有带领群众干事创业谋发展的本事。因此,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确保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才能真正成为群众心中的一面旗帜。(作者单位: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鄂西管理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