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当益壮慰夕阳——记山西省离退休干部优秀党员标兵李晓光

2013-12-3 14:15|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2141| 评论: 0|原作者: 晋 轩

摘要: 李晓光,今年77岁,曾任绛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退休后一直任绛县老龄委常务副主任。1998年5月,李晓光退休后,县里安排他担任县老龄委副主任。当时的绛县老龄工作机构很不健全:上一届县老龄办主任退居二线后,一直没有 ...


李晓光,今年77岁,曾任绛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退休后一直任绛县老龄委常务副主任。

1998年5月, 李晓光退休后,县里安排他担任县老龄委副主任。当时的绛县老龄工作机构很不健全:上一届县老龄办主任退居二线后,一直没有新的人选,工作接不上茬,十个乡镇的老龄工作人员退的退,调的调,在岗的人员不到一半。至于县直各机关的老龄工作,更是有章无序。李晓光清楚地知道打仗靠兵,领兵靠将。他说,当时他的当务之急就是健全组织机构。

面对现状,他不停不靠,立即行动起来,一面找领导,反映情况,推荐老龄工作人选,一面下到基层,调查研究,抓机构落实。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县老龄委领导班子终于健全了。由县长担任名誉主任,并配备了县老龄办主任。县直九大系统建立了两组一室,即老干部领导组、通讯组和老干部活动室;十个乡镇都建立了老龄委,205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老年协会,达到了规范化建设标准。同时,县里还组建了老年大学,创办了《绛县老年》杂志,创建了金秋剧社,开办了老年婚姻介绍所、老年健身活动中心、老年法律服务中心、老年康乐中心、老年医疗保健中心等,使基层老龄组织规范化建设走在了全市、全省的前列,为开展老龄工作奠定了基础。

老龄组织规范化以后,李晓光又针对农村经济结构深入调整、农村社会结构快速变动、农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做出了新的工作规划。他说,如何发挥老年人才作用,为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助一臂之力,是他应该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因此,他一方面组织老年协会的同志认真调研,另一方面又组织涉农部门的同志深入农村实地调查研究,最终形成了有情况、有分析、有思想、有建议的调查报告,呈送县委、县政府,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几年来,李晓光先后撰写了《解决老年人才问题之对策》《充分发挥老年协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等十余篇论文和调查报告,分别在中央和省级媒体发表,部分获得国家、省、市不同奖项。

为了开拓老龄事业,李晓光还多方聚集老年人才,将那些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请到老龄工作阵地上,让他们为老龄工作尽施才华。他告诉记者:“记得在邀请原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常忠担任老年协会会长期间,我多次上门,都遭到了他妻儿的反对。面对这种情况,我自己也想到了退缩,想到了‘何苦呢’这三个字,但是领导的信任没有让我停下脚步,心中的信念更没有让我停下脚步,通过努力,我终于将原卫生局局长朱绍绪等15 人聚集在老龄委,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用,为绛县的老龄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与此同时,为了做好老龄工作和社会工作,李晓光十分重视学习新的知识。他给自己定了一个作息时间表,除了晨练和公务活动,他把一切时间都利用起来学习,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特别是老龄工作的专业知识。他还有个习惯就是记笔记和剪贴报纸。目前已剪贴《人民日报》《中国老年报》《山西日报》等发表的相关文章30余本。通过学习,结合工作实际,他先后与他人合作编撰了《绛县撷薇》《绛水觅珠》《绛野寻梦》《绛塬探路》《绛县自然资源》等书籍,编著出版了近40万字的《杏林趣闻》一书。去年,他又主编出版了40 余万字的《晚霞映故绛》一书,系统地反映了绛县老龄工作25年的历程和工作经验,这在全省基层老龄组织中是第一个。

从事老龄工作十多年来,李晓光就像装了发条、安了弹簧一样,工作起来就不由自主,停不下来。由于连续工作,积劳成疾,他曾经患上中风症,致使口眼歪斜。然而,即使躺在病床上,他仍然没有忘记老龄工作。病稍好转,他就又投入工作中。人们感慨地说:“李晓光为老龄事业简直不要命了!”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李晓光为县老龄工作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绛县被评为“全省老龄工作先进县”,李晓光个人也先后获得“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等荣誉称号。

李晓光作为老龄委常务副主任,他不仅恪尽职守,而且把全部爱心献给老龄工作。在工作中,他高度的责任心和亲历亲为、不计名利的敬业精神,感动了绛县广大老年人和社会公众,也推动了绛县老年工作的发展。


   李晓光(左二)参加全民健身活动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