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一场大病触动孝子心,决定用DV记录老人最后岁月陈鹏军今年42岁,河南嵩县车村镇杨家岭村人,兄妹6人中,他排行老五,被父母昵称“小五”的他自幼酷爱摄影。高中毕业后,陈鹏军在县城开了家照相馆,凭着精湛的技术和苦心经营,照相馆发展成县城知名度颇高的婚妙影楼,其本人也加入了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并获得高级人像摄影师资格证书。 陈鹏军是个孝子,生意再忙每周也要回家看望父母,父母年事渐高,他越来越珍惜与老人在一起的机会。10年前,父亲突然胸闷得厉害,住院治疗后,查出老人患的不是肺结核,而是心肌梗塞,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老父亲身体基本痊愈。 一场大病让父亲身体虚弱了许多,陈鹏军十分难过。 陈鹏军的父亲陈芸退休前在县文化馆工作,为人和善,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在行。在陈鹏军儿时的记忆中,父亲在城里上班,母亲在家种地,靠着他们的辛劳养活了六个孩子。退休后,父亲荷锄劳作,从来不舍得闲着,老人的心也全在子女的身上,为了这个大家庭可谓殚精竭虑。 父亲大病初愈后,陈鹏军翻遍所拍的照片,发现给父母留下的照片竟然屈指可数,做为远近闻名的摄影师,竟然没有为父母拍过几张好的照片,这实在让他内疚。那几天,陈鹏军一直在自责中度过。经过思考,他决定利用自己的特长,不但要给父母留下光与影的记录,还要留下影像,留待父母百年之后作为怀念的重要资料。 陈鹏军把想法给哥哥、姐姐说了,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成。大姐说,小五,这事就靠你了,多给爹娘拍些东西,给咱们兄妹将来留下些念想。 得到大家的肯定,陈鹏军借来一台DV机,开始了对父亲长达十年的跟拍历程。他第一次端着DV机将镜头对准老爸时,吓了老爷子一大跳,老爸疑惑地追问:“小五,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拍我!”怕老人多心,陈鹏军赶紧解释:“我这是搞创作,练练拍摄水平,以后影楼也开展这项业务!”听儿子说是提高业务需要,老人非常配合。 跟拍老爸的次数多了,老人还是有了疑心,他悄悄对老伴说,是不是我身体有啥问题了,小五才给我拍录像。老伴安慰他说:“别瞎想,小五这是练技术呢,现在的年轻人结婚都拍录像,儿子想接这方面的活儿!” 母亲把父亲的疑虑转述给了陈鹏军。陈鹏军心里颇不是滋味儿,一向看似刚强的父亲,内心其实也有着脆弱的时候……? 十年跟拍老父记录无私父爱,18盘录像带既有遗憾又有快乐 拍了半年后,父亲在镜头前已经表现自如,陈鹏军买了台轻便的DV机随身携带,只要看到老爸老妈有趣的生活场面,就随手拍上一段。 一个周一的下午,陈鹏军从县城回到家,父母不在,他直接赶到田里。父亲和母亲正在田里栽茄苗,陈鹏军正想帮忙,父亲说有些渴,想喝点水,但他两手沾满了泥巴,不能直接取水喝,母亲拿起水壶,直起身子给父亲喂水,父亲仰起脖儿,母亲生怕把水洒到他身上,全神贯注地把水灌进父亲的嘴里,陈鹏军哪能放过这个温馨的场面,赶紧把这个温馨的场面拍了下来。 每年秋天,父亲最惬意的事情就是在丝瓜架下拉二胡,老人身旁放杯茶叶水,拉到陶醉处,他双眼微闭,肩膀微颤,双脚合着韵律。家里的那条老黄狗静卧一旁,好像也在欣赏主人奏出的美妙乐曲。父亲拉弦的时候,母亲在一边做着针线活儿,拍摄这个场面时,陈鹏军也陶醉在被这个恬静、美好的画面中。 平时,父亲替孙子修玩具车,陈鹏军要凑上去拍几个“特写”;老爷子偶尔就着小菜喝点小酒,眯着眼睛一脸满足的样子,陈鹏军不会漏掉这样的经典镜头,还要求老爸对着镜头“笑一个”。三年过去了,父亲培养出了足够的“镜头感”,能在儿子的镜头下自如地做任何事情。 父亲76岁大寿那天,陈鹏军六兄妹齐齐赶到,不大的院子里充满欢声笑语,儿孙们欢聚一堂。寿宴上,儿孙们轮流给老父敬酒,父亲酒量不大,都是用嘴抿一抿,席终时,却有了醉意,老人脸上自始至终都挂着笑容。父亲特意左臂拥着孙子,右臂抱着外孙女,摆好了姿势让陈鹏军拍摄。 长期贴身跟拍父亲,陈鹏军不但录下了父亲的日常活动,还得以走进父亲的情感世界。有一次,父亲主动打电话给陈鹏军,让他陪他拜访一个老朋友,并叮嘱他带上相机和DV机。在去朋友张伯家的路上,父亲给陈鹏军讲了他和张伯之间的友情,并动情地说,当年困难时期,张伯帮助过咱家,人不能忘本呀! 到了张伯家,看到张伯在一场重病过后变得形销骨立,父亲的眼眶湿润了,握住张伯的手很久说不出话来,陈鹏军用手里的DV机记录着,心情沉重。从张伯家出来,陈鹏军对父亲的重情重义又多了一层理解。 陪病重父亲看大海,孝子视频短片引发“孝亲”大讨论 2012年5月初,陈鹏军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说你爸近来吞咽较为艰难,让他去检查也不听。陈鹏军顿有不祥之感,第二天他就把父亲送到了医院,经过仔细检查,父亲竟患了食道癌。望着越发消瘦的父亲,陈鹏军心如刀割,为了不让父亲太过担心,他和姊妹们统一口径,对父亲说他患的是咽炎,问题不大,休养一段时间就行了。 一个月过去了,父亲的病越来越重,他开始有了疑心。为了瞒住父亲,陈鹏军恳请医生开了个假诊断证明,说他患的是鼻孔息肉,治治就好了。老爷子信以为真,神情轻松了不少,陈鹏军心里却有着说不出的痛苦,为了安慰父亲,他只能强颜欢笑。 6月中旬的一天,父亲和本家叔叔聊天时,一句话无意中钻进正在拍摄的陈鹏军耳中,父亲对叔叔说,活了一辈子,还没见过大海是什么样子,如果能看一眼海,这辈子也没啥遗憾的了!听了父亲的话,陈鹏军当即决定,趁父亲还能走动,无论多忙,都要让老人圆梦。 当晚,陈鹏军给兄弟姐妹们分别打了电话,大家都赞同他的想法,并商定由大哥、大姐跟他一起护送父母到山东日照看大海。 三个儿女放下手头的事情陪自己去看海,父亲并没显出多少激动,反而因为耽搁孩子的事情拒绝前往。拗不住孩子们耐心的劝说,他才勉强同意。 2012年6月22日早上,陈鹏军驾着自己的轿车和大哥大姐一起陪伴父母上了路。天气炎热,父亲身体又很虚弱,在到日照的高速路上,每到一个服务区,陈鹏军都要停车让父母休息一下。路途遥远,一路上走走停停,第三天下午终于到达海滨城市日照。 到达日照正是下午,陈鹏军连旅馆都没找,就先带父母到了海边。终于看到了日思夜想的大海,父亲激动得像个孩子似的,他兴奋地说:“没想到我80多岁还能看到大海,得跟海水亲密接触一下!”父亲说着挽起裤腿,让大儿子拉着他往里面走,走了十几米,海水没膝,父亲弯下腰,摸了摸海水,又亲自尝了尝,喃喃地说:终于尝到了海水是咸的了,这辈子没啥遗憾了! 看海归来,陈芸老人忍不住在《忆今生》的文章里写道:“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我很是兴奋、激动,不禁感叹人生的短暂,一个深受孩子们爱戴的父亲,82岁的老人,即将与世长辞了,我留恋而不遗憾……”后来,陈鹏军读到父亲所写的这段话时,不由得双泪长流。是啊!儿女给父母付出一点点孝心,老人就很知足,身为儿女,我们却对老人做得太少了。 从日照回家后的大半年里,父亲的病情日益加重, 2013年4月24日,老人与世长辞。 父亲去世那天,陈鹏军对着灵堂拍了几秒钟,就难受得再也拍不下去了,泪水刷刷流了出来。长达十年对父亲的拍摄也就此告一段落。 处理完老爸的后事,陈鹏军将10年来拍摄的18盘带子都翻出来,一遍遍地观看,然后从中挑选出一些经典的片段,剪辑成5分39秒的视频短片。 为了纪念父亲,也为了让更多的人对父爱有所感悟,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一天。父亲离世“五七”那天,陈鹏军把精心制作的视频短片上传到自己的QQ空间以及“嵩县贴吧”,让他没想到的是,短片一经上网,就戳中了很多网友的泪点。“泪奔”之余,网友们引发了一场“我们应该如何做儿女“的网上大讨论。 一位名叫“孝心无涯”的网友说:“父亲不在电影里,不在小说里,更不在DV里,而是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的心中都有父亲,珍惜每一天……”网友“潸然泪下”说:什么事情都能等,唯独孝亲不能等,陈鹏军师傅的经历再次给我们提了个醒”。网友们的话,让陈鹏军读后为之动容。 现在,陈鹏军正在补拍画面,并拟请主持人朗诵,将父亲的《忆今生》制成视频短片,来献给远行的父亲,也让天下的子女们能有所感悟,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多为他们做些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