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加强“精准化”服务 有效提高老干部工作的质量

2021-3-4 15:11|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862| 评论: 0|原作者: 陈海珂|来自: 中共宜良县委老干部局

摘要: 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背景下,只有准确把握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新特点,增强精准服务意识,加强和推进“精准化”服务工作,把老干管理工作抓得更细、措施定得更实、责任落实得更好,用心用情办实事办好事,让老干部生 ...

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背景下,只有准确把握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新特点,增强精准服务意识加强和推进精准化服务工作老干管理工作抓得更细、措施定得更实、责任落实得更好,用心用情办实事办好事让老干部生活得幸福安康从而有效提高老干部工作的质量

一、开展“精准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短板,存在表面化、边缘化问题。把离退休干部工作当成“软指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离退休干部工作被“边缘化”。

(二)政治建设有短板,存在形式化、娱乐化问题。文体活动多、思想教育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文体活动结合不紧密,思想政治建设存在“娱乐化”问题。

(三)个性服务有短板,存在机械化、单一化问题。服务不主动、工作不积极、服务方式不多,只注重普遍化、一般化的服务方式,忽略了个性化服务需求。

(四)队伍建设有短板,存在一般化、无为化问题。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配置与日益繁重的精准服务任务不匹配,工作能力素质与离退休干部需求不相匹配。

二、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是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缺乏统筹研究和应对措施,对离退休干部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存在“守摊子”“混日子”的消极思想,对上级精神吃不透,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成效不大。

二是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存在“娱乐化”,对“寓教于乐”理解不深不适,重“乐”轻“教”,集中学习多、送学上门少,未能结合实际开展“送学上门”活动,学习教育以集中学习为主,导致少数离退休干部长期未能参加学习,没有很好地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真正了解其内心所思所想所盼。

三是服务上只注重参观学习、座谈讨论等普遍化、一般化、粗放式的服务方式,忽略或轻视了离退休干部尤其是“双高期”离退休干部的精神、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化服务需求,认为个性化服务是离退休干部子女的事,在生活待遇服务上,只注重检查督导生活待遇的落实,没有关注到离退休干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困难。

四是对离退休干部工作重视不够,队伍建设有短板,能力素质与离退休干部需求不相匹配,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不强,在政策上习惯于一知半解,不能做到深入扎实,在作风上不能做到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在工作中不能做深、做细、做好、做活。

三、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在政治学习上突出精准,强化政治引领。紧紧抓住思想建设这个“总开关”,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的入党初心”等主题党日活动成为老干部们一堂堂高质量的“思想政治课”,让老干部及时听到党的声音,了解形势政策,树牢纪律规矩意识,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建立开放式共享式离退休党员活动室和“菜单式”主题党日活动库,为离退休党员建组织、搭平台,引导余热、凝聚力量,发挥着老干部们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谱写出“新时代老干部工作大有可为”恢宏篇章。

在建立服务数据上突出精准,夯实服务基础。建立离退休干部“一对一”联系制度,精准采集离退休干部基本信息名单、患重大疾病老干部信息名单、离休干部遗属基本信息档案等服务数据库,同时还采集完善离休干部家庭及子女信息、身体状况、特长爱好、性格特征等信息,积极筹备建立精准服务人员数据库,利用电话或上门形式,针对不同人群,摸清真实需求,建立需求清单,及时掌握动态,实行离退休干部基本信息动态化管理。

在提供个性服务上突出精准,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深化细化服务模式,做实做细离退休老干部服务工作,通过每周一个电话,留心生活状况利用“四就近”服务资源以及党员志愿服务平台等载体,努力为离休干部提供送学上门、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帮助,真正把服务落到每一名老干部“心尖”

在阵地建设上突出精准,打造温馨之家。进一步整合资源,持续优化活动阵地。着力整合涉老部门和社会团体资源,让政府公共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加强离退休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打造“银发先锋之家”建设了离退休干部开放共享式党建活动基地暨“主题党日”活动中心,实现党建学习资料共享“循环利用”, 文化养老设施共享多方共用,硬件设施共享,支部组织生活联过,正能量活动信息共享“各尽其用”。

老干部工作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离退休干部工作中树立精准理念开展有针对性、更细致、更具个性化的服务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用心用情服务、真心真情关怀,推动新时代老干部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