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昭通市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在“健全和规范老党员关爱制度”方面积极探索,健全“四项机制”,用心用情用力把老党员的关心关爱政策落到实处。 健全制度机制,切实增强老党员组织“归属感”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党员关心关爱工作,对关心关爱老党员工作做了工作部署,指明了工作方向。一是强化政策指导力度。2017年6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昭办发〔2017〕16号)文件,对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建设及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规定,切实增强管理服务离退休干部党员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加大离退休党组织工作保障力度。2018年11月,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中共昭通市委老干部局、昭通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明确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工作经费保障标准的通知》(昭市老通〔2018〕26号),进一步建立健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党费对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活动的支持力度,给予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适当工作补贴。市财政将退休干部公用经费提高到400元,并明确规定其中100元作为党建活动经费。三是加强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管理力度。协助流入地党组织共同做好工作,方便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组织活动。为解决昭通市住昆离退休党员没有归属感问题,2017年在经过充分调研听取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在昆明成立4个临时党支部,2018年在住昆临时党支部试运行一年的基础上改建为正式党支部,2019年初完成住昆4个离退休党支部划转驻昆党工委管理相关工作,实现了流动党员就近管理、精准服务的目标。 健全关爱机制,切实提高老党员生活“幸福感” 一是走访慰问制度健全落实。市委在重大庆典、建党节、老年节和春节期间集中走访慰问、关心看望老党员,并将相关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级各部门在离退休老党员生病住院、家庭出现重大变故都及时关心看望。二是党内关怀机制建立完善。从2017年起,每年都安排一定的市管党费作为困难离退休干部党员困难补助金,帮助生活有困难的离退休干部党员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建立关爱老党员联系制度。市委老干部局党总支探索建立了在职党支部结对离退休党支部制度,并实现党总支在职党员对离退休党员结对联系精准服务的“全覆盖”,并创造性地开展关心关爱“五个一”活动。 健全学习教育机制,切实提升老党员政治“荣誉感” 一是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全市164个离退休党组织都采取谈心谈话、送学上门等方式加强与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日常联系和思想沟通。二是强化党性教育。2020年昭通市建成老干部党性教育基地2个,深化离退休干部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三是加强理论武装。多次在全市164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张桂梅等主题党日、集中宣讲等活动,得到全市离退休党组织的积极响应。四是用好用活老干部党校。每年通过举办老干部读书班、万名党员进党校等活动,积极发挥好老干部党校作为离退休干部党员学习培训、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的基地作用。 健全正能量活动机制,切实满足老党员发挥作用有“成就感” 一是强化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示范作用发挥。围绕“35015”工作目标,以“五个基本规范化”和“六好”示范为重点,按照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对标创建、统一考评验收、统一组织保障的要求,持续推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规范化、示范化建设。从2017年启动至今,创建市级“六好”示范党支部51个,省级示范党支部9个。二是积极为离退休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积极发挥“乌蒙银发人才智库”作用,启动“银发人才下基层”行动,以市、县市区老党员为主体,努力为昭通产业培育和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的老干部元素。截至2019年底,全市老干部建立产业示范点48个,扶持36个示范大户,带动全市1万余名群众脱贫致富;每年组织开展“银发人才下基层”行动30余场,深入乡村广泛开展“感恩思进”教育宣讲和文艺演出活动,共计1000余名老党员参加;在全市启动了离退休党组织“微党课”推荐评选工作,组织全市离退休党员讲好昭通故事,弘扬昭通精神,传播昭通好声音。截至目前,全市已拍摄“微党课”39个。三是实施“乌蒙银发先锋”工程。建立以老党员为主体的离退休干部团体,以有标识、有人员、有制度、有保障、有作用发挥为标准,将“乌蒙银发先锋之家”建在社区、支部和社团,为老党员参与基层治理搭建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