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云南】曲靖市:“珠源桑榆”绘就“夕阳红”

2021-1-7 15:48|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353| 评论: 0|原作者: 张蓉蓉|来自: 中共曲靖市委老干部局

摘要: 莫道桑榆晚,珠源夕阳红。近年来,云南曲靖市充分发挥“银发人才”优势,组织引导不同领域的老专家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在助农增收致富、守护青少年成长、群众看病就医、维护人民权益等方面作出新贡献,赢得广大群众的 ...

莫道桑榆晚,珠源夕阳红。近年来,云南曲靖市充分发挥“银发人才”优势,组织引导不同领域的老专家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在助农增收致富、守护青少年成长、群众看病就医、维护人民权益等方面作出新贡献,赢得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农业领域老专家向种植户传授“致富经”

富源县是云南省魔芋种植大县,提起魔芋种植,就不得不说精通魔芋种植技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二级研究员卢俊,他今年已经63岁了,却依然活跃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民种植魔芋,带领他们增收致富。墨红镇魔芋种植户张勇喜滋滋地说:“卢老师每年都会到我们村指导魔芋种植,今年魔芋丰收在望,等冬月间出售后,我就可以换新车了,这些年我靠种魔芋盖起了新房,供养两个儿子上大学,有卢老师的技术支持,心里更有底气,信心更足,我明年还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这只是农技老专家指导群众种植经济作物的一个缩影。曲靖市注重银发农业技术人才的挖掘工作,积极为他们老有所为、实现晚年人生价值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罗平县原农业农村局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正高级农艺师申恩情、麒麟区区直机关工委原书记杨正章等30余位小黄姜、云南参、烤烟种植等农业老专家走进广袤农村,向种植户传授农业生产、经济作物种植技术,创立“示范样板田”和“科技种植示范园”,助力成立农业合作社。老专家们用精湛的技术和通俗易懂的方式,为种植户传经送宝,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教育领域老专家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扣子”

广大离退休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是引导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支重要力量。曲靖市动员离退休老教师参加“五老”宣讲团,向青少年宣讲“四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成年人保护法,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让他们健康成长。沾益区播乐乡中心学校原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张中平,退休以后,始终牵挂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他长期以来从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工作,用法律武器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他自学《刑法》《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参加触法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治和社区矛盾调处等志愿服务活动。五年来,张中平共参与公安机关对触法未成年人的首次询问45人次,后续询问28人次,作为代理家长参与法院对触法未成年人的法庭审理6人次。对触法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调查93人次,168名触法未成年人签订帮教协议,没有一人再次犯罪。张中平还主动请缨担任“中华魂”读书活动“五老”宣讲团团长,带领大家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向青少年宣讲法律法规、传统文化,教育引导未成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法纪意识,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习惯。麒麟区、会泽县组织政治、品德、作风过硬的老教师进驻社区“四点半课堂”,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辅导留守儿童完成家庭作业,向留守儿童传导了阳光和温暖。

医疗卫生领域老专家为老年人出具健康“方子”

“我今天来赶街子,遇见老专家来这里免费看病,我最近肠胃不舒服,正想进城看病,你们来真是太好了!”一位农村老奶奶感动地说。在曲靖市麒麟区越州新田村,76岁的李树佃等12名老专家自愿成立服务队,利用越州赶集日,义务帮群众看病,老奶奶是他接诊的病人之一。李树佃退休前是麒麟区人民医院的老中医,医疗技术精湛,在当地很“有名”,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常常是一号难求。退休后,他主动和其他老专家一起参加“送医下乡”活动,为农村群众开展医疗服务。义诊现场,老医疗专家们热情地为前来就诊的群众量测血压、血糖,讲解科普健康知识,让群众做到疾病早预防、早治疗。

曲靖市卫生局原局长吴有芳,退休后,坚持到市老年大学为学员讲授四季养生理论基础,详细介绍老年人起居、穿衣、运动、保健、饮食养生的要点,深受老年学员喜爱。像这样的讲座,老年大学每月都要举办一次。老年大学邀请医疗卫生专家以公共课形式,为老年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

法律领域老专家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天”

“退休不退党,老年人也要老有所为。”与老友和小区居民闲聊,老贾总说这句口头禅。今年79岁的老贾名叫贾培德,是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退休干部。贾培德退休后不忘初心,在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当起了法律服务志愿者,引导导身边的人“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每当有人找到他提供法律咨询时,他都热情耐心地帮助当事人找依据,利用他掌握的法律知识为群众排忧解难,特别是对一些弱势群体,老贾总是拿起法律武器,不遗余力帮助他们。有一次,老贾的老伴因病住院,老伴病房的一位病友小许是东山狮子山煤矿的工人,因上班期间被高压电线击穿左手心后从高台上摔下后致下颌骨受重伤,老板把小许送到医院后就不闻不管。当得知小许的家境并不宽裕,老贾和老伴商量后帮小许垫付了手术费和医药费,并帮助小许找到劳动仲裁部门,使小许得到了伤残赔偿。此后,小许和亲戚朋友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首先总想到法院的退休干部贾培德。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老贾参与社区举办的普法讲座63次,现场接受咨询142人次,受到他帮助过的群众多达千余人。

刘友平退休前是麒麟区法院政治部主任,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义务开展法律咨询等活动,受到群众称赞。这些活跃在法治建设战线上的银发老专家,用他们深厚的法律知识,为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天”,为社会公平正义贡献余热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