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教育部直属系统老同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落实教育部党组有关要求,有效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和专业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助力脱贫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今天是老同志助力脱贫攻坚系列故事的第九期,刊登的是浙江大学退休副教授孙喆参加“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的有关事迹。
爱与奉献 支教滇西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孙喆,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三十余年,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他积极响应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和学校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目前,他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承担“公共基础英语”的教学。 孙老师说:“支教对我来说,是一次磨炼,毕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规律,但既然选择,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孙老师尤其重视备课工作,他常说:“我有责任尽最大努力深入浅出地把知识分享给每一位学生,领着他们在英语的海洋中快乐遨游。”为了将第二天的课讲得通俗易懂,使基础不同的学生在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中,既乐于学习,又能掌握知识,他经常要备课至深夜。 孙老师表示,支教在当前不失为有效挖掘和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可行方法,利国利民。扶贫不仅要经济脱贫,更要发展教育,扶贫必扶智,才能最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作为扶贫计划的一部分,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孙老师时常和其他支教老师、当地老师们一起探讨新课程理念、教务系统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及日常管理工作的心得和体会,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他说:“通过与老师们的经常性交流,我收获了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学习无止境,进步无止境。” 随着云南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具有英语运用能力、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是巨大的。下学期,孙老师计划把他三十多年来的外语公共课教学经验在滇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其他学院以讲座的形式予以推广交流。 其实,这并非孙喆老师第一次支教。2001年,浙江大学与宁波市合作创办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浙江大学外语学院任教的孙老师毅然前往,直至2018年退休。退休后,他响应国家和学校的号召,又前往新疆喀什大学外语学院支教一学期。孙老师坚定地说:“支教生活快乐而富有情趣,我感觉过得非常充实、有意义。如果国家、学校需要,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将一直做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