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广大离退休干部,始终不忘初心使命,发扬优秀革命传统,充分发挥优势和特长,在关心弱势群体、项目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文艺扶贫等多个领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聚焦弱势群体,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难题。弱势群体的成功脱贫关乎全面脱贫攻坚大局,广大老干部自觉配合团委、民政局、教育局等部门,开展留守儿童保护行动;协助区残联、妇联、卫计委等单位对全区0-10周岁的残疾儿童进行新一轮入户调查, 170多名残疾儿童得到免费康复;主动服务公益暑托班,在科学普及、读书赏析、益智游戏等课程上倾尽心力,惠及350多名留守儿童;依托扶贫项目,协助残疾人找到工作;自发组织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关心关爱弱势群体成效明显。 二、聚焦项目扶贫,拓宽困难群众收入途径。好的扶贫项目不仅能解决贫困问题,还能助力全区工作。老干部张圣旺牵头创办有机农业企业,创新运行模式,实现有机稻米开发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平均每亩为农民增收月350元;老干部刘坚宏反复试验确定适宜于姜堰区的优质稻麦新品种,广泛宣传、提供技术培训,不仅有效解决了全区稻麦良种推广应用和规模经营卖粮难的现实问题,还为全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经验。今年,全区老干部主动配合区扶贫三会,落实了75个企业的产业项目扶贫,吸收76户低收入农户就业。 三、聚焦科技扶贫,增强困难群众致富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落实技术扶贫,姜堰区老干部成立“乡村振兴”专家团,不畏艰辛,深入挂钩联系点开展技术指导。据不完全统计,全区11名老科技工作者累计服务76个规模经营农场(企业),组织实施科技项目6项,培训22场次、1250人,增加经营者收入1000万元以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他们中有积极推广应用水稻绿色种养技术的蒋植保;有今年73岁,骑车来回近50公里到淤溪等地送技术的王生元;还有推广应用营造适宜生态环境、强化防疫消毒和生物安全等无抗鸡蛋生产技术的刘宝铃等等。 四、聚焦教育扶贫,消除困难群众贫困之源。教育是百年大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干部们从三处着手,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广泛筹措资金,解决贫困学生学费。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姜堰区老干部共发动28个企业拿出7.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累计助学约50人。开展科学普及,提高群众知识水平。针对新冠疫情,上半年开展健康宣传6次,发放健康知识宣传资料l万余份,用科学知识预防贫困。组织正能量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想方设法邀请抗日老兵、回乡院士为贫困青少年讲革命故事、科学报国故事,引导贫困青少年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五、聚焦文艺扶贫,兼顾困难群众精神物质。文艺既是丰富精神生活的有效载体,也是宣传利器。老同志们灵活运用文艺双重性质,一方面把文艺送到困难群众身边,区老干部艺术团常态化组织扶贫演出,为困难群众送去欢乐,区老年书画联谊会今年累计到8个贫困村开展送春联活动,组织5次送书画活动,举办1次贫困学生书画讲座,提升贫困学生的文化涵养;另一方面,积极运用歌舞戏剧、笔墨丹青、光影镜头为脱贫攻坚做宣传,今年以来,区老干部艺术团已编排多个扶贫主题节目,区老年书画联谊会组织扶贫主题书画摄影展1次,举办贫困学生书画作品比赛2次,以宣传助力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