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济宁邹城市依托“孟母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富集优势,积极组织发动广大“五老”参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成为教育培养下一代和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健全完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协调推进机制。以市关工委、市委老干部局、市文明办和市“五老”协会等为成员单位,成立“家庭教育协调指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推进工作不断深入。二是建立评选表彰激励机制。每年对参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五老”志愿者进行评选表彰,积极推荐参加国家和省市各级“传承好家风最美家庭”和“文明家庭”评选,弘扬“五老”精神,激发“五老”热情。二是建立定期培训机制。开办家教宣讲师培训班,定期组织“五老”志愿者和家教宣讲师参加家庭教育学术论坛、经验交流会,提升工作水平。 优化整合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资源。一是健全家庭教育网络。组建市、镇两级“五老”家教宣讲团,目前已为73名宣讲师颁发了聘书;各镇街、学校分别成立以老教师、老专家为主的家庭教育宣讲队伍,面向广大学生家长开展家教家风宣讲教育。三是建立城乡共享机制。组织“五老”志愿者到乡镇、村居挖掘整理优秀家风家训,向广大青少年和村民讲述优秀家教家风典故,努力打通优质教育资源进入农村家庭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创建综合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基层“孟子讲堂”“四点半”课堂等场所开展宣讲活动,大力创建“家庭家教家风教育基地”。目前,已挂牌“家庭家教家风教育基地”4处,正在申报验收11处。如唐村镇王炉村“家庭家教家风教育基地”,由本村“五老”挖掘整理各家各户的家风家训,刻成匾牌挂在村民家门前,带动了村庄的家庭文明建设,也影响了村风民风的不断改变。 着力搭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骨干平台。一是开展“传承孟母文化、百校万名家长教育”活动。利用校办家长学校主阵地,实施家长教育培训进学校、进课堂活动,每年组织进100所以上中小学校开展宣讲,每所学校培训家长每场都在100名以上。活动开展6年来,授课600余场次,受教育家长8万余人次。二是创办公益性“父母规学堂”。实施家教百日工程,以《父母规》《夫妻规》《弟子规》为主要内容,义务向家长学员宣讲家教家风知识。目前,已举办四期,培训家长学员近300名,免费发放“三规”书籍7万余册,被评为“山东省最佳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三是开通“家教空中课堂”。自2016年起,充分利用教育系统互联网传媒设备,开辟了家教空中课堂。目前已举办18期,免费向学生家长传播现代化家庭教育理念,传递新型家教方式,收到良好社会反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