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责任 翻天覆地 胜利 在北京长大和上学的我,1955年大学毕业后,怀着“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良田”的信念,服从分配到甘肃省永靖县黄河刘家峡水电站工作。从首都到大山沟,看到了什么叫贫穷,什么叫落后,什么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没赶上长征,抗日救国,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但是我们赶上了国家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为国家摆脱贫穷落后而工作,充满了豪情。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祖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无吃无喝无穿的贫穷不见了,脱贫致富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我深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生能为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而尽力我自豪!亲身经历和见证中国人民日益富裕幸福我骄傲! 关键词:目标、脱贫攻坚、改革开放 王仲田 原南水北调办综合司巡视员 脱贫攻坚战略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它补齐了全面小康的短板,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生活,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保证了我党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共同富裕,增强了广大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信心,凝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脱贫攻坚积累了宝贵经验,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脱贫经验主要有:一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制定国家战略,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全国一盘棋;二是全面动员,分工协作,地方对口支援,部门定点包干,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强大合力;三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四是突出重点,坚持以产业和就业扶贫为主导的扶贫政策;五是坚持困难救助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六是长期奋斗、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我国脱贫攻坚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40多年来,按照联合国现行贫困标准,中国实现脱贫人口7亿多,占世界脱贫人口的70%以上,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此外,中国脱贫的经验也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精准扶贫、成效、水利扶贫 高军 财务司原巡视员 水利扶贫是贫困地区摆托贫困的重要法宝之一。在全国832个贫困县中,有690个县地处干旱和缺水地区,缺水干旱在贫困县尤为明显,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利部历届领导高度重视水利扶贫工作,将扶贫纳入部里重要工作之一。连续多年选派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扶贫,每年都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实施水利扶贫,明确目标任务,坚持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细化年度任务、落实组织实施,注重提高脱贫成效。对贫困地区水利建设优先安排项目,优先落实水利投资。2012—2019年,安排贫困地区中央水利建设投资4726亿元。“十三五”以来,中央累计投入农村饮水资金265亿元,巩固提升了2.28亿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解决了17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2019年底,全国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7%,自来水普及率达82%,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水利扶贫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水利脱贫攻坚工作已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我们也应注意,在极少地方还存在水源不稳定、已建成的工程标准低、运行管护难等问题。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特别要高度重视脱贫后返贫问题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