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贠恩凤:黄土高原上的银铃

2013-11-2 21:37|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543| 评论: 0|原作者: 文/职茵

摘要: 11岁时,天真无邪的她参加了工作,成了《歌唱祖国》团队里的一分子。18岁时,俊俏灵气的她被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一眼相中,并成为其最得意的徒弟。她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在中南海怀仁堂举办独唱音乐会的歌唱家。 ...

    11岁时,天真无邪的她参加了工作,成了《歌唱祖国》团队里的一分子。18岁时,俊俏灵气的她被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一眼相中,并成为其最得意的徒弟。她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在中南海怀仁堂举办独唱音乐会的歌唱家。

    多年来,她演唱的《南泥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蓝花花》《三十里铺》《信天游唱给毛主席听》《延安儿女心向毛主席》等歌曲脍炙人口,久唱不衰。就连周总理听了也连连夸赞:“你的民歌唱得很好,以后要多唱,人民是喜欢民歌的。”她就是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银铃”的著名歌唱家贠恩凤。

    近日,记者走进贠恩凤家中,发现走下光鲜舞台之后,她私下里是位非常朴素、健谈、幽默的老艺术家。

    拜师郭兰英

    贠恩凤能形成“音质饱满清脆、吐字清晰、质朴感人、声情并茂”的演唱风格,除了自己的天赋和刻苦,跟恩师郭兰英的悉心教导分不开。

    提起与恩师的情缘,贠恩凤说:“西安是1949520日解放的,当时我才9岁多。《延安颂》是我接触到的第一首陕北民歌,从此就深深爱上了陕北民歌,经常去大街上唱。但那时年纪小,不了解延安的历史,唱得也不好。直到1958年,郭兰英老师来西安体育场演出,当时我大着胆子也上去唱了一首,唱完郭兰英老师就激动地跑上台抱住了我。她说我唱得好,她非常喜欢我。演唱会第二天我去拜访了郭兰英老师,我们就这样正式认识了。1963年,组织上专门派我去北京跟郭老师学习,从那时开始,我们就真正成了师生。”

    看到贠恩凤确实是个好苗子,又特别朴实,郭兰英非常喜欢这个来自黄土地的学生,不仅在自己家里教她,生活上也给她无微不至的关怀。有时下课晚了,就让自己的母亲给贠恩凤做饭吃。最让贠恩凤感动的是,每次贠恩凤上完课回旅馆时,郭兰英都要亲自把她送上公交车,两人一起坐上三站路,郭兰英再坐另一趟车回去。“车上的人几乎都认识郭兰英,看我是她的学生,还专门送我三站,都羡慕得很。”不过,郭兰英对学生要求相当严格,唱歌时“字头,字身,字尾”都严格要求,一点不能马虎。郭兰英还曾送给贠恩凤一首诗:“与凤年轻便相知,正是民谣振兴时。五十春秋歌未歇,心系艺坛两鬓丝。”

 

    一身红毛衣

    为人民服务,是贠恩凤一生的做事准则。几乎有15年时间,贠恩凤没在家过春节,常年为放弃休息奋战在各个岗位上的人们以及服刑人员演唱民歌。至于演出服,永远都是一身自己织的红毛衣。演出费嘛,一分钱都不要,别人扔进车窗她又扔回去。

    有人说贠恩凤“傻得很”,也有人戏称她“扰乱市场”。贠恩凤感慨:“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核心意思就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对我来说受用终生。”当年,广播文工团在西安招演员,11岁的贠恩凤意外被选中。“我背着行李刚到团里就吵着要回家,团里老师说不能回,因为你参加了革命,要为人民服务呢。这句话,我受用了一辈子。党培养了我,人民哺育了我,这绝不是一句空话。”

    如果说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在贠恩凤11岁的幼小心灵里留下的是难以磨灭的印象,那么在后来数十年的演唱生涯中,她确实是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信仰。她激动地对记者说:“我妈从小教我,‘若要公道打个颠倒,’我有工资呢还要啥演出费,那些矿工、锅炉工、司机、干警们过年都能在岗位上坚守着,大家都是普通人,他们能做到我有啥做不到。我是共产党的女儿,做人一定要善良正直,以诚相待,这就是我受的教育。”

   “1996年我们去秦岭隧道慰问演出,工人说这里随时有岩爆危险,问我怕不怕。我说不怕,我愿意。我妈经常教导我说‘亏把人吃不死’。别人都能这样,我为什么不能?”在贠恩凤从艺五十周年晚会上,郭兰英动情地评价说:“我认识恩凤时她才18岁,这么多年来,她心里老想着人民,她是党培养的好女儿,她是真正的歌唱家。”

    担忧演艺圈

    担任过多届央视青歌赛评委,也常常亲自带学生,对于当下的音乐界,贠恩凤一针见血地评价:“不好,千人一面。你看以前,不管是郭兰英老师、郭颂老师还是我,只要一开口唱,观众一下子就能听出谁唱的,可现在年轻人唱歌,张三李四都一样,没有自己的特色。”

    谈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贠恩凤认为是现在年轻人缺乏来自民间养分的滋养,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也太过遥远。“我们以前常常深入基层和大家打成一片,学唱歌时也不单是唱歌,还学一些像碗碗腔﹑秦腔﹑山西梆子等姊妹唱腔。虽然现在年轻人声音条件好,但他们不学习这些东西,更没有下过基层。比如说要参加一个活动,让唱陕北民歌,但他没学过,就像新媳妇上轿,轿都到门口才缠脚,来不及了。”

    而且,贠恩凤觉得现在演艺圈更重包装,对此,她很担忧:“里三层外三层包,花里胡哨,外表看起来不错,但是缺少民间养分,唱的歌没有内涵,没有厚重感。我认为年轻艺人应该多深入基层,多实践,多摔打,这样才能锻炼出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东西才能发扬光大。”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