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父母均已迈入耄耋之年,他们名下的180平米大房子将来还要和三个妹妹共同分割继承,济南一男子心有不甘,竟然哄骗父母签下卖房给孙女并放弃索要购房款的合同,欲让他的独生女儿独霸祖父母的房产。父母知晓真情后,为不使三个女儿失去同样应该享有的继承权,将孙女告上法庭…… 老人的大房子成为儿女“大本营” 今年84岁的陈培林是山东省菏泽市人,1948年参加解放军,1952年赴朝参战。1961年10月,他和在家乡菏泽一家文化剧团工作的李兰馨喜结连理。次年,他们有了第一个男孩陈宛生,此后,他们分别生下三个女儿陈红、陈旗和陈扬。 1985年,陈培林的单位实行房改,他分到一套48平米的两居室单元楼。一家六口人住在一起虽然很挤,但其乐融融。 后来,孩子们一个一个长大成人,上大学、就业、结婚、买房子……虽然事情一桩接一桩,但两口子每次都操办得不亦乐乎。再后来,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下一代,老两口也办了离休和退休手续,看孙女、接送外孙上下学……又成了第三代的“全职保姆”。 2005年底,陈培林原来住的两居室单元楼因为拆迁改造,赔了他一笔钱,老两口又拿出毕生积蓄,在位于济南市中心的市中区经三路买下一套近180平米的大房子。子女们责怪他不该买这么大的房子,陈培林哈哈一笑,说:“这是方便你们兄妹逢年过节都来家住,一大家子一二十个人,房子小了不行啊!爸妈年纪大了,可不就图个一家人和和气气、热热闹闹么!”李兰馨接着说:“我和你爸商量好了,我们没留下多少家产,这个房子将来由你们共同继承。”这样的话,老两口不止一次给邻居们说过。 儿子“暗渡陈仓”掀起家庭风暴 2011年8月8日上午11时许,陈培林忽然接到儿媳刘平的电话:“爸爸,您的宝贝孙女蒙蒙从北京回来了,说想你了,咱们到外面吃顿饭吧!”儿子就蒙蒙这么一个女儿,正在北京上大三,每年暑假都在北京打工,难得回家一趟。12时左右,儿子一家三口开车将老两口从家里接出来,来到经十路上一家著名的川菜馆吃饭。席间,蒙蒙给爷爷奶奶汇报了上一学年取得的优异成绩,并讲了在北京遇到的许多趣事,老两口高兴得不得了。陈培林平时很少喝酒,在儿子、媳妇的一再劝让下,也破例喝了三两白酒。 吃过饭已是下午两点了,刘平说:“爸、妈,我们刚买了一套门面房,现在要办房产证,需要咱一家人都签字,我和宛生签过了,就差二老和蒙蒙了!” “这是好事啊!中,我们去签……”老两口按儿子、媳妇说的,回家取来结婚证、身份证,随他们来到市中区房管局。 在工作人员准备好的几份文件上,蒙蒙先签了字,该老两口签字了,陈培林本想仔细看一下内容,怎奈媳妇说要急着上班,加上刚喝了不少酒,头脑晕晕乎乎的,更想到是儿子一家让签的字,他们绝不会害自己,因此没有细看就和老伴匆匆签了字。 回家路上,儿子反复叮嘱:“这事千万不要给三个妹妹说,我上次借陈旗的3万元钱还没有还,她要知道了,我们一定会闹大矛盾的。”这一句话戳到老两口的“软肋”,他们保证今后绝对不提这件事。 大半年过去,老两口真的一直“守口如瓶”,不过心里都隐隐感觉有点不对劲。一天,他们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儿子哄骗父母房产的节目,再也坐不住了,就把自他们跟儿子一家到房管局签字的事情告诉了三个女儿。随后,老两口和女儿们到房管局一查询,发现那次签的竟是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老两口的那套大房子以100万元的价格卖给孙女蒙蒙,还约定,不向孙女索要购房款,将之作为对孙女将来事业的资助。 原来,这一切都是儿子和媳妇精心设好的“局”。他们见父母都八十多岁了,那套位于市中心的180平米大房子目前少说也值200万元,按二老意思,将来要四兄妹平均继承,他们心里不甘,就一直谋划着独霸该房产。起初,陈宛生想哄骗二老将房子“卖”给自己,后来又和妻子一合计,他们就蒙蒙一个孩子,房子早晚是她的,如果将来再过户到她名下,岂不又要花钱和费事,不如“一步到位”直接“卖”给女儿,这样等二老都“走”后,她就可以凭着“合同”名正言顺地拿到房子的全部产权了。 哥哥这么做,三姐妹自然不答应,双方唇枪舌剑,争了个面红耳赤,最后竟把怒气朝老两口撒,老两口百口莫辩,气得双双住进医院。 风雨过后还是亲亲一家人 老两口出院后,不断给儿子打电话说房子的事,宛生每次都是敷衍,被逼急了,就会冒出一句:“老爸,咱的胳膊肘可不能往外拐。按咱老家习惯,家业都是撇给儿孙的啊!”气得老两口一点办法都没有。 接着,老两口找来几个有威望的邻居去做工作,几次都铩羽而归,请他们单位领导出面,同样没有效果。最后,老两口实在没有办法,双双拖着耄耋之躯亲自去儿子家,不承想刚一张嘴说房子,就被媳妇轰了出来,陈培林大怒,说:“我不信没有天理了,我要到法院告你们去!” 至此,老两口除了提起诉讼,已经无路可走了。2012年4月,老两口一纸诉状将合同上签订的买房人陈蒙、也就是孙女蒙蒙告上了市中区法院,请求法院撤销原来签订的那份房屋买卖合同。 因为陈蒙正在北京读书,陈宛生作为女儿的代理人出庭应诉。开庭时,法庭上出现了父子对决各为女儿争房产的离奇场面。 2012年7月,市中区法院经过开庭审理后认为,陈培林和老伴在签订合同时并没有意识到要把房屋过户给孙女,也不清楚是房屋买卖行为,存在重大误解。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中“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或是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法院变更或者撤销”的规定,判决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撤销,房屋仍归两位老人所有。 陈宛生夫妇不服,以女儿的名义向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12年10月,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至此,这桩沸沸扬扬的父子各为女儿争房产的奇案,终于落下帷幕。 为女儿赢得了该有的权利,儿子却让陈培林又气又怜,他败诉了,心里肯定不好受,他这个“胜利者”又替“失败者”难过起来。 陈培林为了缓和同儿子一家的关系,多次给宛生和刘平打电话,他们一看是他的号码,立马挂掉。他又鼓动女儿们打,他们同样不接。老两口亲自到儿子家,儿子和媳妇一听是他们,无论怎样喊就是不开门。 2013年元月的一天晚上,陈培林难抑悲愤,提笔给儿子写下一封信:“宛生我儿:你应该明白自己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你体会不到爹妈中年得子又生女的那种骄傲心情……你们小的时候,爸爸出差经常给你们捎回一些好吃的,你不知道,爸爸有时不得不为此饿肚子啊……天下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你拼命给蒙蒙争房产,不是也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吗?你只有一个孩子,而爸爸却有四个,手心手背都是肉,爸爸咬哪个手指都心疼啊……这事儿一开始就是你不对,怎么反而仇恨起爸妈和妹妹来了呢……” 他一边写,一边哭,写下三页纸,泪水打湿了三大张。次日上午,他拜托自己的亲家——刘平的父亲将信带给儿子,亲家对事情的前前后后比较了解,见着女儿、女婿就是一顿好训。宛生看过父亲的亲笔信,抚摸着信纸上的斑斑泪痕,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陈培林听说儿子有了悔意,不好意思再登父母门时,决定把这个在背后推他一把的任务交给孙女蒙蒙。2013年2月初,蒙蒙从北京回家过春节,陈培林给她打去电话,吩咐如此这般。蒙蒙是个十分通情达理的女孩,当初要不是爸爸妈妈左逼右劝,她也不会跟着“蹚那浑水”。因此,接到爷爷电话,她欣然应允。 2013年2月9日晚上,陈培林吩咐儿女们都来家吃年夜饭,宛生一家三口也来了,宛生和刘平先红着脸给父母、妹妹道过歉,接着不好意思地说:“俺要是不来,蒙蒙说就不在家过年了!” 3月17日,陈宛生兄妹四人像往常一样又在父母家“集合”了。陈宛生给二老提议:“您俩都这么大年纪了,不如早立遗嘱安排一下身后事。我是老大,以前做的不够好,以后一定做好表率。我先声明:二老遗嘱怎么立我都没意见,并请多照顾三个妹妹!”这一提议立即得到大家的赞成,陈红三姐妹还就继承份额和哥哥相互谦让。 陈培林说:“都别说了!还按我和你妈原来的意思办,你们平时谁有了困难,我和你妈多资助一点,至于我们身后的房产和存款,还是平均继承!”陈培林很快写好遗嘱,和老伴签过字后,四兄妹作为见证人也都签了字。 “老大,你办了件好事!吃饭时我一定敬你一杯!”陈扬和哥哥开起玩笑。随后,大家又都笑了起来,笑的最甜的还是陈培林老两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