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国家的脊梁,群众路线是一切胜利的保障,回忆建国初期在云南边疆剿匪的那段光辉历史,就读懂了实事求是、千真万确的革命道理。 解放军胜利横渡长江,刘邓大军就肩负着中央军委命令-进军大西南,一路势如破竹,大家勇敢向前。四兵团兵发云南,卢汉将军起义,国民党新8军、26军被歼。我们38师112团兵不解甲、马不卸鞍,就接受了金平、屏边、红河三县的剿匪任务。也许是受征途中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影响,部队一时产生了单纯军事观点,没把土匪放在心上。只认为自己力量强,土匪不堪一击。就没有想到我们是三个县的防区,这里山高林密,地势复杂,国民党残余和惯匪、特务勾结的顽固性。尽管也打了几个小胜仗,但没打掉他们的嚣张气焰,而且越来越疯狂,大肆抢夺群众财物,杀害村寨基层干部,造遥惑众,惹事生非。当时,我随团政治处主任曹清林随一营驻进金平县城,就被3000多土匪围困。由于离团师较远,生活补济困难,部队缺粮缺煤,缺油缺盐,缺医药、缺子弹,天气已经很热了,这里的干部战士还穿着撕去棉絮的夹衣,实在太苦啦。 这天,曹清林主任突然接到师司令部的电报:近期王(长有)师长组队带马帮去金平,给你团一营送补济。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极大鼓舞了这个营 的干部、战士们。再就是宋福营长派便衣侦察员出城侦察,围攻县城的土匪指挥部,就在20里外的板桥村。曹主任和宋营长研究后,为迎接王师长的到来,制定了“夜袭板桥村”计划。也真是现实迎合了天机。第三天晚上,大雨倾盆,全营除留下一个加强连,由曹主任指挥守城,大部队跟随宋营长悄悄出城,沿小路直奔板桥村,狗土匪哪会知道解放军雨夜兴兵,一场夜战生俘、击毙土匪四五百人,马匪多日密谋集结的多股土匪,都各带各的匪众逃窜了。当战士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喝着歌儿,迎着朝霞返城,围城的股匪早已跑的无影无踪了。 在全营军人大会上,干部战士兴高采烈迎接师长的到来,我们在艰苦的生活中打土匪,抓特务,师长一定会表扬我们。但是没有想到,却是一次严肃的批评。他说:“你们来到金平地区为什么打不局面,叫土匪包围。问题很简单,是你们忘记了自己是人民的军队,脱离了人民群众。当然,也不光你们营,你们团,我们师………”又说:“要永远记住,人民军队要永远为人民,依靠人民。红军的创建和发展是依靠人民,八路军抗战的胜利是依靠人民、解放军打垮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是依靠人民,今天我们进驻云南边疆剿土匪、保边疆,更要依靠人民,离开人民,就会失败………” 会后,曹主任帮助一营认真总结了脱离群众的教训,又立刻回团向团长、政委汇报了师长的指示,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又马上召开了团党委会议。全团在重温《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同时,还研究制定了“边疆剿匪八项守则”和开展“为民做好事”运动。从而全团一手抓军事进剿,一手抓政治宣传,团结边疆各族人民。都行动起来走村串寨求守家的老人,把躲进深山的民众请回来。面对面向他们宣传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毛主席是全国人民的大救星,解放军就是当年的红军和“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剿匪政策。主动帮助群众挑水砍柴,劳动 生产,修房盖房,治病求生,并组织群众诉土匪的苦,还把缴获土匪抢劫群众的耕畜和财物归还原主。营团又挑选一批思想好、觉悟高、能说会讲的班排长和优秀战士,组成武装工作队,肩负着战斗队、利民队、宣传队的重担,深入偏僻村寨宣讲、打击土匪特务活动。从而边疆各族人民改变了对解放军的看法,由原来躲藏、疏远避而不见到团结接近、亲如一家。这是全团干部战士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边疆群众生活安定了,受蒙昧的匪徒回家生产了。云南边疆亲密的军民关系,拨亮了解放军的“千里眼”,挖灵了解放军的“顺风耳”。不管土匪有多么狡猾,躲藏有多么隐秘,只要一露面,就有义务大爹、义务大妈把情报传来,更有觉悟了的青年,自动扛起砍刀、长矛、火药枪,配合解放军钻老林、走峡谷、堵山洞、抓匪首……军民两年奋斗,边疆土匪肃清。在漫长的国境线上,军歌嘹亮,这里既有英雄的解放军守卫、更有千百万人民站岗。这就是:军民同心守边疆,祖国大门坚如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