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党建 明星书记 查看内容

临沂市兰山区王西顺

2013-10-16 09:06|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2789| 评论: 0

摘要: 为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记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街道梨杭社区党总支书记王西顺王西顺,临沂市河东区原区长助理、计生委主任,2006年退休。现任兰山区银雀山街道梨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先后多次获得“劳动 ...

为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记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街道梨杭社区党总支书记王西顺

 

王西顺,临沂市河东区原区长助理、计生委主任,2006年退休。现任兰山区银雀山街道梨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先后多次获得“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红旗书记”等荣誉称号,并光荣地当选为兰山区人大代表,梨杭社区连年被评为“先进社区”。

 

困乱之时,勇于担当,彰显党性

 

2006年,王西顺从工作岗位退休,回到家乡兰山区银雀山街道梨杭村。当时梨杭村有5000多人,村集体账上不仅没有一分钱,还欠外债400多万元,村里不少人家仍然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建造的草房里,约80%的村民吃饭也成问题。由于村民对一些单位建设征地问题存有误解,对原有土地征用产生纠纷,干群关系非常紧张,连续两届村党支部书记都自动辞职。仅2004年—2006年的三年间,村里千人以上聚众闹事的事件就发生7起多,而且大多是冲击办事处、砸监狱、围攻电缆厂的恶性事件,一时间整个村子被闹得鸡犬不宁。

看到当时这种情况,王西顺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样难受。此时,时任银雀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冯学敏找到他,问:“老王,你忍心看着你们村就这样继续乱下去吗?”王西顺是喝这里的水、吃这里的饭长大的,村里的父老乡亲对他有恩,他也不愿看见家乡乱成这样。冯学敏问他愿不愿意“出山”当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王西顺犹豫了,孩子已成家,老两口都有退休金,完全可以快快乐乐地安度晚年。但他又一想: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受组织培养教育这么多年,从一名退伍军人成长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不能因为退休,就把当初入党的誓言忘了。

就在王西顺决心挑起这副重担的时候,家人和亲属提出反对意见,他们为王西顺的身体担心。王西顺曾因患有直肠癌先后于2004年、2005年做过两次大手术,虽说度过了危险期,身体也基本康复,但仍需要定期检查、按时服药。家人和亲属的反对,丝毫没有动摇王西顺的决心,他想方设法说服家人,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毫不犹豫地走马上任。

 

求真务实,扭转困局,发展致富

 

俗话说,“宁带一个军,不领一个村”。面对一个又穷又乱的摊子,真正治理起来谈何容易!经过反复考虑,王西顺觉得,要想凝聚民心,首先要赢得人心,只有视百姓为父母,为他们多办实事、好事,才能让父老乡亲们放心、安心。

2007年5月6日,王西顺在全体村民大会上,当着全村3000多名村民作出承诺:一是从今天开始,他就是全村父老乡亲的儿子,决心承担起孝敬全体村民的责任,保证让大家都能吃上饱饭;二是他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决心带出一个勤政、廉政、处事公道的村班子;三是根据村里实际情况,在短期内尽快办好收缴承包费、清理财务账目、居民定期发放粮油、老年人发生活补助、安装路灯、执勤站岗、搞好社会治安等七件实事。

这几项承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可王西顺知道不能让大家失望,更不能寒了父老乡亲的心。为了尽快解决群众吃饭问题,上任第二天他千方百计筹借资金80万元,到市场购买了面粉和食用油分发到各家各户。紧接着,为了收缴承包欠款,先拿自己的弟弟“开刀”。当时,王西顺的弟弟承包的几间门头房8年没交承包费,拖欠8万元。为了让他尽快交上这笔欠款,王西顺一天去他家3次,最后还撂下狠话:“对不起,弟弟,你要是还讲兄弟情分的话,8万元承包费明天下午六点前一分不少地交上来。”弟弟见王西顺态度坚决,也是出于对他的理解,第二天一早就把8万元承包费如数上交。大家看到王西顺动真格的,4名村班子成员也纷纷效仿,其他承包户看到这架势,也纷纷把拖欠的承包费交了上来。就这样不到20天时间,历年拖欠村集体的140万元承包费全部收齐。

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王西顺在村民大会上承诺的七件事逐一得到兑现。乡亲们看到村两委确实办实事,大家心也平了,气也顺了,村里的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吃饭的问题算是暂时解决了,可乡亲们手里还是没有钱。这时,王西顺又有了一个新想法:要让父老乡亲们彻底摆脱贫困,还得走发展集体经济这条路。

2007年,王西顺看到房地产开发效益可观,就动用自己所有关系四处贷款筹钱,短短三个月时间筹集资金1个亿。10月份,他们注册成立山东宝鼎房地产开发公司,王西顺兼任公司董事长,准备投资街道的旧城改造项目。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公司刚成立不久遭遇金融风暴。这一停就是一年半,光利息就赔进去2000多万,当时王西顺愁得是整夜睡不着觉。好在这种状况没有持续太久,2009年他们开发的宝鼎花园项目终于取得成功,在2010年10月开盘时,5万平方米、3000余套住房仅一天时间就全部卖完,盈利7000多万元,淘得村里的第一桶金。

 

执政为民,服务群众,践行宗旨

 

有钱了,就要把钱花在老百姓身上。当时,王西顺他们拿出1000万元用于旧村改造,硬化路面,绿化环境,重新安装路灯。随后,又拿出1100万元,一次性全额付款为社区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565位老人购买养老保险,并为每人每年缴纳60元的新农合费用。同时,除了定期向居民发放面粉、大米、食用油外,对符合条件的16—59周岁的2052位居民,每人每月发放100元集体补助。自2011年1月起,每一位社区老人每月都能领到300元养老金。在第一次发放养老金那天,87岁的王作贵老人高兴地说:“我一辈子和锄头打交道,没想到老了还能像退休人员一样月月领工资,这可是做梦都没想到的好事啊!”现在,他们一个新的房地产项目马上就要启动了,王西顺盘算着采取“先建楼房让居民搬进去、然后再拆迁旧房”的分步走模式进行社区旧村改造。不久的将来,他们的社区会变得越来越富裕,乡亲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工作的实践使王西顺认识到,社区党总支书记是最基层的干部,不仅要带领大家发展经济,还要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关心他们的冷暖,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把你当成自己的亲人,才能支持你的工作。王西顺闲常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围着村子溜一圈,遇着乡亲们就和他唠唠嗑,啦啦家常,碰到事情就过问一下。有这么一件事:前年夏季的一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样在村里溜达,当时天上下着毛毛细雨,村里一名妇女在自家巷子搭了个棚子正在烙煎饼。王西顺知道当年那地方曾经下陷过,地基不太牢固,就特意过去搭话,看情况。这一看不要紧,他发现支撑棚子的一面墙已经裂开了一寸多宽的口子。王西顺告诉她要是雨下大了,这墙容易倒,她还笑着说没事。看到这样王西顺急了,就帮着她在另外一个地方搭了棚子。说来也巧,也就是过去不到半个钟头时间,那面墙就“轰”的一声倒塌了。当时这位妇女受到不小的惊吓,等回过神来,和丈夫一起找到王西顺说:“王书记,你可救了我们家呀!俺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

平时王西顺随身携带一个小本本,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就记在上面,重点的画个圈,问题解决完就打个勾儿。他通过与社区医生联系,知道谁家有人生病,什么时候住的院,什么时候出的院,一有空儿他就去看一看、帮一帮。有时听说谁家有了困难,就留意在他家门口溜达,等他从家里出来碰见,利用闲聊的方式让他把困难说出来,能帮助解决的困难当场就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就回去开会研究,然后派一名班子成员去告知结果。王西顺认为,这些事情虽然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可对于每家每户来说可能都是大事。居民对社区干部的信任就是通过这些点滴小事建立起来的。当年,村委会一周不挨砸就不正常,村里有谁要想闹事,往往在巷子口喊上一嗓子,呼呼啦啦就能聚集1000多人,想到哪儿闹就到哪儿闹,就是因为没有一个让群众信任的村领导班子。现在社区经济发展了,乡亲们生活舒心了,他们从内心对居委会给予充分信任和感激。

 

清正廉洁,坚定信念,保持本色

 

乡亲们的信任和关怀,让王西顺觉得这些年的付出非常值得,这种感情是花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所以他一直把“钱”看得很淡很淡。从上任支部书记那天起,他就没领过社区一分钱,同时也是一个不领工资的公司董事长。有人提议说:“您天天累成这样,给你发点加班费总该可以吧?”王西顺这样给他们算了一笔账:公司实际上是他带领几个人办起来的,成立的时候没动用过社区一分钱,这几年他领着大家赚了将近8000万元,他们几个每人分上100万,自己还剩7000万呢!如果那样,他也是这一片的首富了。但是,如果钻到这个“钱”眼里,乡亲们对自己的信任就会失去,梨杭村可能还会再变穷。相比来说,自己的得失算不了什么,乡亲们的福祉才是大事情。

总结这几年的经历,王西顺最大的体会就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实现入党时的誓言,就要随时服从党的召唤,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事,让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名退休的基层干部,要珍惜父老乡亲对自己的信任,时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始终装着群众而不能只想着自己,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1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点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