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史不会忘记,党和人民更不会忘记;老干部工作承担着党中央关心爱护老干部的重要任务,是一项需要付出和奉献的重要工作;广大老干部工作者要用心用情做好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中科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是一个团结奋进、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集体,全局31名党员职工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要求,以及院党组部署和主管院领导“深入基层、精准服务、认真务实”的要求,以钉钉子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践行着初心使命。青年小组12名“80后”党员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实际行动为老干部事业贡献着青春力量。 关于他们,关于他们的工作,你是否也曾听说?就让他们带你走近你也许不知道的离退休干部工作局,聊聊你也许不了解的离退休干部工作。 听说你们的工作就是带老同志逛公园?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带老同志逛公园只是我们诸多工作中极小的一部分。 为确保老同志开心出门、安全回家,他们逛一次公园,我们就要“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一些。 他们想到的,我们要想到。他们想不到的,我们也要想到。 提前多次踩点,做好安全预案,哪里上下车?哪里“方便”?哪里就餐?人齐不齐?有没有身体不舒服?…… 他们看的是风景,我们看的是他们。 “事非经过不知难”,这些我们不说,你也许不会知道。 简单来说,我们的工作,就是以“让院党组放心、让老同志满意”为目标,把党中央和院党组的关心关爱传递到老同志们的心坎上。 哪怕,只是逛公园这件小事。 听说你们有非常“1+4”? “1+4”是什么?你品,你细品。 面对院属各单位离退休老同志不断增多,配备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却不多的实际情况,我们立足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工作新形势,构建了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加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老年大学、老年群团组织、老年志愿者联动协作的“1+4”工作机制。 采取年度工作统筹、信息化系统支撑、党员骨干任职、负责人沟通协商和宣传工作齐抓共管工作方法,调动各方积极性,不断提高离退休干部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服务管理水平提升。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1+4”工作机制受到认同、逐步落地,取得良好效果。 这些,我们不说,你可能不会知道。 听说你们“管”的人很多? 与其说是“管理”,不如说是“服务”。 我们直接服务管理院机关676名离退休老同志,其中离休干部50人,平均年龄已91岁;退休老同志626人,平均年龄也已75岁。同时,肩负着指导全院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服务管理5万余名离退休人员的职责。 随着年龄增长,老同志精力、体力、记忆力、心理承受力等都在下降,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特殊的群体,我们坚持“敬爱至恭、用心用情”的工作作风,组建志愿者队伍,引入社会服务,有组织地为孤寡、独居、高龄、失能老同志提供家政送餐、上门聊天、陪同就医、法律援助等精准化、亲情化、个性化服务,努力打通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换位思考很重要。 听说你们有“党委”? 嗯,这个必须有。 院党组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为进一步发挥老同志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将他们组织起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2018年6月14日,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党委正式成立,服务管理院机关离退休干部20个党支部和1个在职党支部共550名党员。 局党委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两个作用”,以党支部为基础搭建关爱平台,为生活有困难的老同志提供帮助。 我们定期组织学习、报告、培训,不断强化理论武装,锻造合格的支部骨干;完成了21个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了在职党员联络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工作制度,青年小组的小伙伴们均是在职联系人,架起与老同志沟通的桥梁。 疫情防控期间,20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生活不断线,召开了网络党员大会,党员们云端聚首,共话抗疫,学习交流,其乐融融。 有老同志说,党委成立后,“党味儿”更浓了。 听说你们还办“大学”? 我们不仅办“大学”,还办得好。 除了没开设挖掘机专业,中科院老年人大学实体教学已开设393个教学班,京区本部3个教学区、京外11所分校,2019年招收学员超过1.8万人次。 老年大学不发文凭,也不是找工作的“敲门砖”,而是老同志的精神文化家园。 我们积极倡导素质教育,发挥老年大学教育平台作用,在课程设计、学员管理等方面,充分考虑老同志的特长、兴趣爱好、身体状况,不断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养老,真正让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新时代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三有”老人。 老年大学并不老,银发焕彩正青春。 你也想来“上学”? 那要抓紧咯,名额很紧俏,报名要趁早。 听说老同志们“闲不住”? 他们也想低调,只是实力不允许。 全院共有1.2万余名老同志通过不同方式发挥作用,占全院离退休人员的25%,具有人数多、比重高和智力型、公益型的鲜明特点。 我局牢牢把握“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我院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多的优势。以老科协、“科学智慧火花”等平台为抓手,引导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奉献思想智慧,着重在科学普及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老年文联、体协等群众组织为抓手,组织老同志在传承民族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健康养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部分老同志发挥作用成绩突出,他们受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创立了“明星”科普品牌,在人民大会堂领过奖,在央视出过镜…… “闲不住”的背后是想为党和人民做点事的家国情怀。 听说老同志智能手机玩的挺溜? 平台搭得好,智能生活so easy。 近两年来,我们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探索适应老同志的信息化方式,在老年大学信息服务平台基础上,开创“互联网+智慧老年大学”模式;顺应自媒体迅速发展的形势,建立“书馨科苑”微信小程序、局微信公众号;完善“幸福人生”企业号平台,不断加强“科苑金秋”网站建设。 我们还结合老同志实际在平台中增加了“三项建设”“深情追思”“出入境登记管理”等实用模块,使老同志足不出户就能“云上”学习、线上互动、网上展示。 这些平台互为补充、互有交叉,形成了集教育、服务、管理、展示为一体的学习宣传阵地。全方位、多角度为老同志提供服务、增进交流。目前,受众已覆盖全院万余名老同志。 其实,老同志走进“向往的生活”并不难。 听说你们是“文化”人? “文化”人不敢当。 这里,有“文化”的是我们局。 2017年,我局对局文化进行了补充完善,提出了“至诚则明、知和而行、至孝则立、知美而为”的核心文化和“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换位思考、协力创新”的工作理念。并制作了工作牌和局文化手册发给每位职工。 2019年,我们开展了局文化征文活动,经评选获奖的小伙伴们的文章,不亚于微信公众号“10万+”的写手。优秀的文化凝聚人心、提振信心,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发扬局文化精神,秉持工作理念,上得了“战场”、耐得住寂寞,在平淡的工作中不甘人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31名职工心中有31种对局文化的理解,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这么说来,我们,就是“文化”人。 听说你们常去的山是八宝山? 对,就是你知道的那座“山”。 我们不仅常去八宝山,还常去医院的告别室、殡仪馆,协助家属装殓遗体,协调解决有关困难。 目睹生离死别,感叹人生无常。 你问我们害怕么? 总有害怕的第一次,也总有不怕的许多次。 这是我们工作职责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思想受洗礼的一种方式。很多科学家一辈子“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们的逝去,让人无限怀念。缅怀逝者,是传承老一辈科学院人的精神和作风;抚慰生者,是接过老一辈科学院人的旗帜和理想。 去这些地方,是我们希望越少越好的工作。 听说你们也要“7*24”? 别吃惊,我们就是“全年无休”。 “老干部工作就像一杯水,只有加热,才有温度,也只有不断加热,才能让这杯水热下去”。 老同志把我们当成贴心人,有事找组织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当别人休假闲暇时,我们在协助家属操办老人的身后事、走访慰问、上门解决电脑问题、解答工资疑问、核算近千项数据…… 有时我们陪伴老同志的时间超过了陪伴家人,随时stand by成了习惯。 做好一件小事简单,千万次做好同一件小事就很难。无数细小、琐碎的工作培养了我们的细心、耐心和恒心。 这些看起来的毫不费力,却源自你看不到的努力。 听说你们竟然有“十八般武艺”? 除了会带老同志逛公园,我们会的还真不少。 会修电脑、用软件、懂急救、解纠纷……老同志一个电话,我们就把服务送上门。 “会”有条不紊地组织上千名老同志的团拜活动,“会”多次比较只为给老同志提供最精准的服务,也“会”奔走多地只为满足老同志个性化需求…… 我们还会“讲故事”。 一双慧眼,发现老同志发挥正能量的典型事迹。 一支笔头,书写他们积极阳光的精神风貌。 一段话语,讲述他们“老有所为”的不懈追求…… 我们旗帜鲜明讲政治,敢于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团结协作、能打硬仗。近年来,在局里关心培养下,3名党员代表我院奔赴扶贫一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青年小组3名小伙伴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9名进行了轮岗交流,在新的岗位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作为机关一员,我们还努力做到“三表率一模范”,为创建模范机关贡献力量。 我们相信,只有多干事,才会长本事。 这就是我们的“十八般武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离退休干部工作没有轰轰烈烈,但我们有“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朴实,也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胸襟和在平凡岗位上追寻“诗和远方”的从容。满腔赤诚献夕阳,一片真情暖桑榆,年轻的老干部工作者始终坚守“让院党组放心、让老同志满意”的初心使命,始终相信老干部工作大有可为,努力推动离退休干部工作再上新台阶。 躬逢盛世盛时,惟有再接再厉,方能不辱使命。 你,还听说过关于他们的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