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陕西靖边男子将79岁瘫痪在床的老母亲活埋至废弃墓坑一事,引发社会关注。新京报记者从靖边县公安局新庄派出所了解到,老人被救出后已送至医院救治,无生命危险。目前,涉事儿子因涉嫌故意杀人被刑事拘留。 儿子为什么干出这样丧尽天良的事,根据报道中警方的消息,大概还是那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在严厉谴责、依法追责之外,或许我们也需要跳出这个极端恶劣的个例进行一种延伸性的反思。诚然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就具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言,照顾久病亲属确实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如生存压力、长期照护对身体的透支、亲属负面情绪的影响等。那么如何让长期照顾有病老人的孩子淡化“嫌烦”心理呢? 有评论认为,这需要更加完善的社会机制的保障,尤其是要对那些需要进行长期看护的公民进行助力。这种助力,一方面是为他们提供物质保障,毕竟长期照顾老人,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公民的收入;一方面是为他们提供精神支撑,让他们保持一种信心和决心。 也有观点认为,公民个人需要加强生活平衡和调节的能力。那么您或周围的人是否也有或曾经有照顾久病亲属的经历?这其中您认为自己或者他人面临的困难是什么?是否找到了很好的解决途径?是否有哪些经验或者教训想给后来人说说?欢迎参与调查,发表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