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驻村时,当地百姓看我是个小青年,又带着一副 眼镜,个子不高,给人的感觉柔柔弱弱,大家不相信我能扎根村里,为他们干实事。我当时就想,只要坚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为他们解决一些困难,日久见人心,一定能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支持。”视频里,潘昊脸上透着坚毅。 4月29日,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离退休干部局团支部开展了一场跨越“两国三地”的视频交流会,连线了主动请缨到贵州省剑河县川洞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潘昊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外派驻缅甸大使馆工作的高琳琳两位青年干部,围绕“脱贫有我青春战‘疫’”的主题,与大家分享他们在地方和国外开展脱贫和战“疫”的故事。离退休干部局书记、局长陶永平等多位局领导参加了本次活动。
学习交流 “我在去缅甸之前,以为外交工作就是开开展会,签签协议,没想到刚到缅甸后不久,就让我接待一个访问团,我是既当司机、又当翻译、联络员, 24小时连轴转,困难重重,那时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克服困难,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经过了第一次手忙脚乱的接待后,我总结存在的问题,思考改进的方法。随后几次的接团工作就游刃有余,尤其是在参与习总书记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的工作中,顺利地完成了各项紧急和重要任务。”说完,高琳琳露出自信的笑容。 当潘昊和高琳琳两位同志讲述他们的工作时,全局青年干部听得聚精会神,时而被潘昊为村民的真情付出所感动,时而被高琳琳展现的青春飞扬所惊艳,热烈的掌声接连不断。 驻村工作中,作为第一书记的潘昊从抓党建入手,为脱贫工作打下牢固的组织基础。他在村里成立了党员突击队,组织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支部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党员先锋作用得到发挥。在党员带领下,村里发展了林下养鸡、种植草莓、养大闸蟹等产业,去年韩俊副部长去川洞村调研时,对村里的脱贫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疫情期间,潘昊带领党员突击队挨家挨户动员做好防疫工作。复工复产后,又主动联系用工单位,让村民有工打,有钱挣。现在村里男女老少看到潘昊,都热情地喊:‘小潘书记,到我家来耍耍啊’”,这是村民对潘昊发自内心的肯定。 受疫情影响,中缅两国在边贸上出现了一些困难。特殊时期,高琳琳积极与国内和缅甸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尽力帮助两国人民共同合作,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通过切身经历,她深感祖国的强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多张异域照片和多组数字引起了与会青年同志的强烈共鸣,大家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感受到坚定理想信念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生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