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1岁老专家的“抗疫战 ” 疫情面前,众志成城。无数人挺身而出,奔赴“战疫”一线;“战疫”后方,无数普通人用简单朴实的方式参加这场“战疫”,他们做的事,算不上惊天动地,但他们的举动同样令人感动。 “我想多捐点,支持一下疫情防控,请告知捐款的时间和地点!”2月28日,中国农科院棉花所91岁老党员、老专家蒋国柱联系了所在党支部。电话中他动情地说:“疫情严重,医务人员在一线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病人,他们很辛苦。我们在后方做不了别的,我和老伴儿捐2000块钱,表达一点心意,支持国家抗击疫情。” 疫情暴发以来,蒋国柱就开始了自己的“抗疫战”。他积极配合研究所和小区工作,向主管部门提出要强化小区进出管控,外部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加强小区的消毒,走廊、楼梯间及隐蔽的地方都要消毒;合理限量供给蔬菜,避免有的职工买不到菜等合理化建议,发挥了一名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疫情期间,蒋国柱非常关注网络信息安全,有次看到微信群里有人发“紧急通知”,他及时向群主提醒:“群里发了一个紧急通知,不知是否属实?为什么单位(官方)未发,由私人发,通知最后也无落款,不知是那个机关发的?请你核实一下。”蒋国柱表示:“我是一名老党员,年龄也大了,没法像基层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一样冲在前线了。但我们要发挥正能量,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相信党和国家,坚定信心、团结一致,与大家共渡难关。”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至今日,91岁高龄的蒋国柱本色依旧,始终知党情、感党恩,退休后仍然不忘初心、情系国家,每年都会为中棉所的发展建言献策,退休不褪色,退休不退志,默默践行着“中棉所精神”,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是初心和使命的最好体现。 (文字编辑 高海文)
二、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离退休干部捐款献爱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离退休干部党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学院党委号召,为抗击疫情加油鼓劲,积极捐款,奉献爱心。截至3月2日早,65名离退休党员干部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捐款12050元。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全国各地,不断变化的疫情数据也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学院离退休干部心系疫情、情系一线,时时关注着同胞安危,很多老同志向离退休工作人员咨询
“什么时候组织捐款,我们要奉献爱心!” 2月28日下午,学院党委发出自愿捐款支持疫情防控通知后,离退休干部踊跃捐款,令人感动。有的看到通知后,即刻微信转款;有的迅速向子女、向其他老同志学习微信转账操作方法;还有的焦急地打电话给本支部委员或工作人员,请他们先帮忙垫捐后,老人才放了心。 88岁的离休干部管世江看到微信群里的通知后,和老伴第一时间捐款,并赋诗表达爱心。 疫情无情人有情,奉献爱心献真情。 缘在我们同根生,同是中国一家亲。 借助春风驱瘟神,众志成城战疫情。
(文稿编辑 马国忠) 三、国家危难盼助力 不忘党恩献爱心 ——全国农业展览馆离退休干部党总支组织老同志为疫情防控捐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直牵动着老同志们的心。2月27日,接到全国农业展览馆《关于组织党员自愿捐款支持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后,离退休干部党总支、支部积极开展政策宣传解读,组织离退休干部、老党员为疫情防控工作捐款。 “国家高度重视这次疫情,各方力量迅速响应。退休后,我不能上一线,但总想着以适当方式支持防控。得知组织号召捐款后,作为老党员,在这个时候应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全国农业展览馆退休老书记王红谊的肺腑之言,也代表了全馆离退休老党员、老同志的愿望,大家纷纷通过捐款表达支持抗疫工作的迫切愿望。 原党委书记王世坤每天都关注疫情发展态势,她说:“这次疫情,我们也没什么出力的地方,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表达心意。作为一名老党员,响应国家号召、尽心尽力,没有特别的。” 离休干部、抗美援朝老战士章还,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坚持捐款2000元,他说:“虽然人离休离岗,但身为老党员,一定要再贡献应有之力。” 退休干部王佑珊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很好,本次捐款1000元现金,她说:作为一名党员,国家有需要,我就应该为国家分担,这些年来党和国家对我个人帮助也很大。”退休干部徐忠义,平时省吃俭用,这次为支持抗击疫情工作捐赠1000元。退休工人郭家兴主动联系工作人员捐款,他说:“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话虽不多,足显真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曹兴穗老同志,退休后一直致力于农史研究,他说:“人退休了,不能为国家效力了,做点余力小事而已。” 很多普通群众也主动联系工作人员捐款。王艳萍老同志说:“国家正需要,我们都应该力所能及做点事。”朴实的一句话,彰显了一名普通群众的家国情怀。在国外陪伴子女的马洪波,在微信群里得知为支持抗击疫情工作捐款,主动提出:“自己虽然不是党员,但是国家有困难,一定要为国家做点贡献。” 截至3月2日,全国农业展览馆离退休干部党总支共收到自愿捐款30650元,共有127位老同志奉献爱心,其中党员111人,非党员16人。这些善款充分体现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和群众心系国家、发挥余热的高尚情怀和道德情操。 (文字编辑:李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