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本期话题 查看内容

养个“中不溜”的孩子最幸福?

2020-1-3 16:32| 发布者: 家网编辑9| 查看: 4678| 评论: 12

摘要: 近期,新华每日电讯一篇名为《养个“中不溜”的孩子最幸福?》的文章引发关注。文章中,有被采访者说“不成器的小孩是养来讨债的,太优秀的小孩是给社会培养的,只有养个‘中不溜’小孩的父母最幸福”。“中不溜”的 ...

近期,新华每日电讯一篇名为《养个“中不溜”的孩子最幸福?》的文章引发关注。文章中,有被采访者说“不成器的小孩是养来讨债的,太优秀的小孩是给社会培养的,只有养个‘中不溜’小孩的父母最幸福”。

“中不溜”的孩子,工作不好也不坏,收入不高也不低,时间不多也不少,正好陪在父母身边,随叫随到。

然而现实往往复杂得多。最接近“中不溜”群体的“小镇青年”,似乎在生活与赡养父母上互惠互助,达到了某种平衡;被迫成为“中不溜”的子女,为了父母放弃了在一线城市奋斗的梦想,有着自己的委屈和不甘;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子女,可能需要承担金钱和时间的多重负担,进退两难……

在外地的优秀子女,父母一定指望不上吗?身边有“中不溜”的子女,是否感到幸福?各位“家”人,欢迎您谈谈看法。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雪莲 2020-2-1 19:16
无论孩子上还是中下,没有绝对的标准,我认为,只要他们工作顺心,平安健康,生活愉快就是我们做父母最大的安慰,所以孩子发展远于近并不是衡量孝顺的唯一标准。
引用 蓬莱gyl 2020-1-13 18:11
我也希望孩子好,只要他们幸福就行了。可实际情况还使孩子在眼前好。我同意及老师的观点!
引用 黄土地 2020-1-13 16:02
俗话说:“不在上,也不再下。”这句话折射出大多人对生活、对工作的心理,现实生活中,在人们的心理,都渴望子女成龙成凤。其实,孩子成长的好坏与他们对老人的孝道并无关系。我有一位同学,如今在国家中科院工作,他的父母亲每当说起这个儿子总是笑逐颜开,虽然孩子不能陪伴在他们的身边,可他们的孩子也出钱出力,两位老人的晚年生活很是幸福。
引用 wmchang 2020-1-12 09:54
所持的立场不同,目的不同,社会现状、氛围影响的左右,得出的看法、结论不一样。
引用 zhouqm 2020-1-11 22:24
没有家长会把自己优秀的儿女为了照顾自己故意培养成“中不流”的儿女,如果那样做未免太自私了。决定子女是优秀还是“中不流”的关键还是子女自身的素质和努力程度。“中不流”实在是无奈的选择!
引用 yeynsn 2020-1-11 13:51
幸福的概念不一样!
引用 阳光快乐 2020-1-4 17:22
矛盾呀,双方都有道理。
引用 嘉言懿行 2020-1-4 15:42
我的愿望,还是希望孩子们优秀,是否方便自己养老不放在首位。
引用 快乐驿站 2020-1-4 12:39
话是这么说,每个家长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飞黄腾达。
引用 吕京蝈1949 2020-1-4 09:37
赞同【子豪启荣】老师的观点。
引用 子豪启荣 2020-1-3 20:14
最近这个话题很热门。常听到有老人感叹:最享福的晚年就是家里有个没本事(“中不溜”)的儿子!不过也有很多老人这样说:“只要孩子们幸福,那就好。”所以这事不能一概而论,作为父母,什么时候都期望儿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作为儿女,无论走多远,爬多高,也一定要想方设法,竭尽全力来孝敬父母!
引用 纪慎言 2020-1-3 17:31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对于孩子也是一样。孩子优秀能在一二线城市发展,或高官或厚禄,父母欣慰陶然。然而一旦父母这边生病或有什么紧急情况,高官厚禄的孩子们却鞭长莫及,此时的父母才会猛然醒悟,原来最好的孩子还是在自己身边方是正理。有时候看似不成器的孩子,如能够在父母身边尽孝却成了父母疼爱的心肝宝贝。如果有个中不溜的孩子当然是父母最理想的福分,我就有两个中不溜的儿子,同住在这个三线城市里,每周回来吃顿团圆饭,拉拉呱,我们有个什么着急的事情一个电话就都来跟前了。比119、120、110来得都快。真是无比幸福!

查看全部评论(12)

相关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