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由济南老年人大学徐宁副校长带队组成一行5人的调研组,以学习考察老年大学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主,对福建、湖北两地的三所老年大学(福建老年大学、湖北省老年大学、武汉老年大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具体情况如下: 一、福建、湖北两地三所老年大学远程教育及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一)福建老年大学 福建老年大学以“学制班、专业学会、新媒体电视平台”为抓手,开创“三轮驱动”的办学模式,推进全省老年教育事业科学发展。2019年7月福建老年大学通过进一步挖掘潜力,科学安排课程,开设300个班级,提供14000个学位。报名当日,据系统后台数据显示,超过16万人在线,半小时内96%的课程已经报满,特别是摄影与智能、生活系、声乐系、舞蹈系、体育系等热门课程几乎瞬间“秒杀”。针对报名的灼热现状,福建老年大学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民服务解难题,坚持老年人学习需求迫切的问题导向,积极探索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解决路径,9月份,联合中国电信福建分公司、福建广电网络集团开设“同步课堂”电视栏目,将线下老年大学的优质资源上线到电视平台,所有课程免费点播,随时观看,打造出不受时空约束的全天候校里校外的同步课堂学习新模式,极大提高了全省老年教育的覆盖面。 同步课堂的开播,是“福建老年教育新媒体电视平台”创新引领未来的又一举措,掀起了福建省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崭新的一页,对进一步缓解供需矛盾,加大老年教育普及,解决“一座难求”以及城乡老年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具有重大而深刻的意义。新媒体电视平台上线一年,节目数616部(其中课件121部),总视频量1335集,图片总量4635张,累计总用户量271896人次,总访问量277万多次。在此基础上,新开设的“同步课堂”栏目将根据老年大学的课程安排,每周定期上线最新课堂同步视频,目前开设4门课程:分别是中医养生、声乐、书法和国画,分别在每周二至周五上午9点同步教学,完全实现全省老年人通过手机和电视参加福建老年大学的课程学习。 (二)湖北省老年大学 湖北省老年大学承担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教学两项工作,学校编制56名,下设6个处室,开设4个系、16个专业、近200个教学班,在校学习、活动人员近10000多人次,学校占地40亩、总建筑面积35502平方米。所有的学员目前采取刷脸进出校门,学员签到实现了手机app操作(荆楚乐龄APP和学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 远程教育主要依托一是创新开展视频直播远程教学活动。从2015年10月份开始,湖北省老年大学通过学校建成的远程教育系统对省内市、州老年大学进行了精品课视频直播教学暨省老年大学远程教育首播。至2019年10月已连续组织了64期视频直播远程教学课,听课学员达10000余人(次),特别是2018年9月份以来,对市、州老年大学印发了《关于组织学习老年远程教育课的通知》,并附了《湖北省老年大学2018年秋季公共必修课(暨视频直播远程教学课)课表》坚持每周二、周四分别组织一期视频直播远程教学课;自2019年3月份以来,结合市、州实际,调整为每周三组织一期视频直播远程教学课,教学形式新颖,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内容丰富,得到了市、州老年大学及学员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反响。二是创新联合开通电台空中课堂学习。学校与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开办广播栏目《老年大学公开课》,通过空中传播、互动参与的方式,方便老年人不出家门就能共享老年大学精品课程。栏目坚持每周四15:00-16:00首播,次日清晨5:00-5:40重播。首播为直播,开通热线。重播为录播。每期栏目,邀请省老年大学资深教师做客直播间,介绍老年大学相关课程概况,讲解精品课程精华内容,展示老年大学教学成果,同时开通热线电话,解答老年听众和学员的学习疑问,努力办成老年人喜爱的空中课堂。此栏目2018年1月11日首播,截止2019年10月已成功播出83期。三是大力建设湖北省老年大学远程教育学习平台。2018年3月30日省老年大学远程教育平台正式上线进行运行,又于2019年于3月18日,对平台进行了优化升级,并上线开通了手机版,目前,已经上传党史党建、养生保健、家庭教育、礼仪规范等7大类200多个课件,容量达60GB,约5000分钟及资讯快报和休闲娱乐资料,远程教育电脑版和手机版相互支持,优势互补,截止2019年10月,总点击量达3.8万人次,服务了广大社会老人,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四是创新推出湖北省老年大学远程教育“微课堂”学习。2019年1月18日湖北省老年大学远程教育“微课堂”学习平台上线运行,受到广大老年学员普遍欢迎,截止2019年10月,点击总量达61000余次。“微课堂”是指借助手机平台,pad等移动工具的高效学习课堂。老年“微课堂”结合现代高科技和微小精湛的课堂内容,满足了学生和老师的自主学习兴趣。目前湖北省老年大学“微课堂”有近2万分钟海量优质的视频内容,为中老年人量身定制运动养生、健康管理、书法绘画、声乐教学、乐器学习、健康膳食等多个内容版块;课堂内容短小精湛,只有8至15分钟的精华内容,且在播放过程中可随时暂停,同时充分发挥“微课堂”方便、及时、全覆盖的优势,让优质老年教育内容,触手可及。 (三)武汉老年大学 武汉老年大学已于今年9月份由原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老领导办学)正式转为市委老干部局管理,拥有后湖、香江路和老干部活动中心三个校区。新任校长为武汉下属一个区的主管教育的副区长调任,编制为正处级,一正两副,另外还有两个处室、四个正处级岗位。入学老年学员共计13000余人次,校舍总面积近2万多平方米。其远程教学开展较早,但是因为历史原因没有形成正规体系,下属的蔡甸、江夏两区老年远程教育开展较好,为全国老年远程教育示范区。两区所管辖的农村、山区较多,主要是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网,远程教育以种养殖课程为主,深受农村老年人的喜爱,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其中蔡甸区设有老年教育工作委员会,截止2018年,全区11个街乡、312个村、社区和养老机构已办老年学校251所,街乡老年大学已实现全覆盖,村、社区已建成老年学校226所,占村、社区总数的72.4%。全区基础老年学校在校学员17926人,老年人入学率达到18.6%。江夏区老年大学于2017年7月由区老干部活动中心与原江夏老年大学合并,区老干部局现职领导任校长,截止2017年全区共有三级老年学校226所,办学面达到68%,各级各类学校老年学员达到16400人,入学率达到24%;街办老年学校12所,办学面达到100%,实现了“满堂红”,社区(村)办老年学校214所,办学面达到68%,实现了“满天星”,全区各街、镇校网络已经联网,远程教学开展取得丰硕成果。 二、两地老年大学办学情况和突出特点 (一)领导高度重视,经费、人员投入不断加大 两地老年大学管理体制与济南市大体相同,均由组织部门和老干部局管理,对市地管理工作发挥协会和老年教育工作委员会的作用。湖北武汉市成立了老年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和“办公室”均赋有一定的行政职能,对老年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两地进一步加强了对市区各级老年大学的支持和管理力度。两地各级领导对老年大学工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经费和人员投入。其中武汉市老年大学教学经费360万-380万,湖北省老年大学物业费一项就近500余万。三所老年大学编制均为参公事业单位。充分利用参公优势,建立省、市、县(区)、街道、社区五级教学管理体系,促进了全市老年教育的综合发展。 (二)校舍面积不断扩增,教学基础设施较为先进 福建老年大学正在立项在其校区后面新建教学楼近三万余平,湖北省老年大学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武汉老年大学隶属市委老干部局后也在积极争取新建校区项目,三所老年大学在场地使用、设施保障方面有效地解决了教学工作需要。各校在基建过程中,不断加大设备投入,安装了较为先进的设备,普遍实现了教学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极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水平。其中,福建老年大学利用原有常规教室新建实时录播室一间近50余万,湖北省老年大学仅仅礼堂一项经费就达上千万,所有教室均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服务保障的物业管理人员素质也明显高于其他同类大学。 (三)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福建和湖北省老年大学教学楼,在建设初期就设计、安装了全程一体化管理软件和设施。学校通过学员卡进行全方位管理服务。对教师和职工也采用相似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管理科学性、有效性,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和管理效率。两地老年大学都普遍使用了招生管理系统和门禁系统,尤其是湖北省老年大学今年新上可以自动识别的刷脸门禁系统,所有人员和老年学员的考勤在微信上进行,有效提升了校园安全和管理秩序。物业管理人员对系统的使用非常熟练,每个楼层和教室都指定专人负责,对各系统、设备的维护也非常精心。 (四)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影响力 两地老年大学都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制作了宣传片和宣传册,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方式进行校园文化宣传。走廊、电梯、校舍、班级以及可以利用的墙面等等,都进行文化宣传和建设。无论是招生信息,还是温馨提示,无论是教室分布,还是学员作品,有序地布满了整个校园。许多设计都很独特,空间利用也达到了极致。而且都设有校史馆和荣誉馆,将学校的历史和各种荣誉融为一室,增加参观者和所有工作人员的荣誉感和历史感,增强做好老年大学工作的动力和信心。 (五)注重融合、创新发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福建、湖北两地老年大学开展远程教育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注重与电视台、网络和其他相关社会力量进行融合创新发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创造性的开设“同步课堂”“微课堂”等新媒体平台。福建老年大学注重整合驻区高校资源,与多所驻地大学实行校际合作,不断加强完善师资队伍。各老年大学还充分考虑教职员工和老年学员的需求,普遍开有食堂,福建老年大学还设有教师午休房间,有效促进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三、对全面提升各项工作的建议 (一)积极争取领导重视,适时建立工作指导委员会 领导重视是加强学校现代化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建议学习福建、湖北两地争取领导重视方面的先进经验,利用一切机会和渠道,积极向上级反映老年大学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立足现有条件,学习借鉴其他省会城市成立老年教育指导委员会和老年大学管理办公室等有效办法,充分调研形成报告,以期解决人员编制、经费投入等实际问题,条件成熟时申请成立老年教育相应机构、争取转为参公事业单位,建立起完善的全市老年教育管理指导体系,促进各级老年教育工作的有序发展。 (二)利用学校建设契机,加强学校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充分利用学校建设契机,不断加强新校区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建议积极学习外地老年大学在教学和管理上的科学化手段,针对学校新校区的实际特点,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设计相关的管理软件,提升学校办公、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如引进录播设备、门禁系统、监控安全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等等,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智能化的老年大学校园。充分利用新校区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平台,打造具有泉城特色的老年大学教学工作体系。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校品牌创建工作 建议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爱济南等平台,制作校园文化宣传手册和学校宣传片,不断扩大老年大学文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全市老年大学系统充分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立足现有师资,争取建设一批知名度高、较高水平的精品班;对现有班级进行规范化、模式化管理,形成具有普遍可推广功能的示范班级。通过不同层次的建设,形成多层次教学模式。积极与驻济高校取得联系,引进高校教师资源,建立师资库和专家智库,扩充学校师资力量和工作人员队伍,推动学校品牌创建工作发展。 (四)搞好融合创新发展,不断挖掘社会资源潜力 建议借鉴福建、湖北两地老年大学在融合创新发展和远程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潜力。一方面在新校区可以建设诸如校史馆、体验馆、工作室、快乐书屋和录播室等设施,满足老年学员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在校外,积极寻求支持老年教育发展的合作伙伴,探索运用建立教学实践基地、联合办学机构、老年教育合作项目等多种方式,为老年大学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开展远程教育过程中,可充分依托济南广播电视台的平台优势、技术优势和宣传优势,建设具有泉城特色的老年远程教育品牌,办好老年人“家门口”的老年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