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残疾夫妻补办婚礼 1964年11月,刘杰出生于吉林省长白县佳在水村。他父亲是村小学校长,母亲是这所小学的教师。小学期间,妈妈一直是刘杰的班主任。后来,妈妈生下弟弟后,父亲又是刘杰班级的代课教师。家里家外,刘杰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之下,自然深受父母为人处世方式方法的深刻影响。 因父母是教师,刘杰全家吃商品粮。那个年代,吃商品粮意味着比普通家庭要好过些。所以,不管何时,只要有上门乞讨的,刘杰总会看到妈妈一脸笑容地给人吃送人穿,直到乞讨者千恩万谢而去…… 有一天,他放学回家饿了,但没找到吃的,只好和弟弟在自家院里玩耍。这时一对乞讨母女走进院里,正饿肚子的刘杰脱口而出:“我们在等妈妈回来做饭,现在没有吃的!”女人领着女孩失望而去。恰巧妈妈下班早,不一会儿就回了家。刘杰说起刚才女人要饭的事情,妈妈急了:“没有现成吃的,咱家不是还有生苞米面吗?把生的给她,她也能做熟了吃啊!不然她们不是要挨饿了吗?”转身就跑到屋里,用面瓢从袋里舀出小半袋苞米面,递给刘杰:“快去追,给她们送去。” 刘杰十分听话,背上面袋转身就跑出家门,一直追到村头,乞讨女人惊异地看着他。听刘杰说是追来送苞米面,女人赶紧接过面袋,忙不迭地连连鞠躬直说谢谢……那天,妈妈特意嘱咐他:“以后没有熟的,也要给生的。人家上门来了,不能让人家空手而去……”那时,刘杰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这样说,妈妈也没说什么深刻道理,但是这句话却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1981年10月,刘杰参军,随后考入军校,毕业后分配至长春军分区任参谋。1987年10月,他与战友杨秀英喜结连理。次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 1999年9月,刘杰转业分配至市公安局西安广场派出所任社区民警。他上任就开始走访社区居民,发现管区里有一些收破烂的社会底层居民,便开始与他们有了更多的深入接触,并给了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还时常采写报道呼吁社会关心帮助弱势群体。 2004年4月的一天,已调入市局宣传处负责宣传工作的刘杰,随反扒大队采访。采访结束,他准备回局里。这时,他忽然听到一阵悠扬婉转的葫芦丝音乐,抬眼望去,在他前面不远处,一个没有了双腿的中年男子,面前摆个小碗,坐在小板车上认真地吹奏葫芦丝。他好奇地走过去蹲下来,中年男子停止吹奏,不明所以地看着他。刘杰说,我给你拍几张照片吧。中年男人连连摆手:“那可不行,你一登报,城管来了,我就没饭吃了。不行不行!” 刘杰笑了,我不是记者,是公安局的。中年男人这才放松警惕让他拍照,并与刘杰交谈起来。 原来,中年男人叫朱凡素,时年52岁,家里还有42岁的老伴儿和一个17岁的女儿。因一次车祸,他失去了双腿,不得已在闹市街头卖艺乞讨为生。那天离开时,已对朱凡素生出同情心的刘杰,留下身上所有的零钱和自己的电话号码:“你有什么事,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帮你!” 朱凡素起初不以为然:一个警察,怎么会同我这样的人来往?怕只是说说而已吧。但随后刘杰经常带着吃的穿的东西来看他,和他有说有笑地聊天,甚至还去了他家里,买来朱凡素十多年没吃过的香瓜……原来,刘杰想通过写报道来帮助这个失去双腿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不久,刘杰的报道,在市内一家媒体发表,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很多爱心人士纷纷为朱凡素捐款捐物,缓解了朱家的生活困难。这让朱凡素对刘杰感激不尽。 有一天,刘杰又来到朱凡素租住的平房里。二两小酒下肚,朱凡素话开始多了,随口说:“哪天有钱了,一定要跟你嫂子刘玉文举行个正式婚礼!” 刘玉文就是老朱的老伴儿,她因患小儿麻痹,导致一条腿残疾。 刘杰愣了一下,老朱继续说:“我这辈子从没有结过婚,只希望能名媒正娶刘玉文,因为她对我太好了。没有她,我现在已经不在人世了。我得给她补个婚礼,那样,我死也瞑目了……” 可老朱又长叹一声:“我知道我这个理想,等到猴年马月也实现不了啊!我没钱啊……” 刘杰想:一个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实人,却还想着要对得起患难与共的妻子,是难得的好人,我能帮上他,一定要帮到底。想到这里,他眼睛也湿了:“朱大哥,你这婚礼,我一定让你不过猴年就办上……”刘杰强调猴年,是因为当时正是农历猴年。 2005年1月,朱凡素和刘玉文正式履行了结婚登记手续。 2005年2月4日,赶在猴年即将结束前,在刘杰的一手策划下,朱凡素与刘玉文补办的婚礼如期举行。 那天,朱凡素,哭了;刘玉文,哭了。 那天,背着朱凡素走上婚礼庆典的刘杰,也哭了。 那天,帮着前后张罗婚礼的刘杰的爱人杨秀英,也哭了。 那天,在场的老两口的穷苦朋友们,都哭了。 苦命夫妻,幸运遇真情 这场婚礼的前前后后,还有许多感人的事情。 举办婚礼前,刘杰想:朱凡素老两口一定要拍婚纱照,就找到开办婚纱影楼的著名摄影师台禄林。听完事情原委,台禄林被刘杰的好心与热情所感动,当即决定免费为朱凡素拍婚纱照。 接着,刘杰又找到在长春百货大楼附近经营一家农村风味饭店的富翁朋友,免费提供场地和婚宴。 刘杰高兴地通知朱凡素:你的心愿可以完成了,万事俱备,只等婚期。但是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 婚礼当天,刘杰和妻子杨秀英一起赶到饭店后,却发现老板无影无踪了。 刘杰有种不好的直觉:莫非老板变卦了?他有点儿急:人都已到饭店,断不能临时停办婚礼,怎么办?他和妻子悄悄商量:我自己买单也要把老朱这个婚礼给办好!不然,我怎么和已经到场的他们那30多个亲朋好友交待?更不要说如何面对老朱夫妻了。 朱凡素毫不知情,婚礼简单而隆重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婚礼上,刘杰请来的婚礼主持人开玩笑地问朱凡素:有没有准备戒指给朱大嫂?朱凡素很郑重地拿出一枚戒指,全场皆惊。 但接下来他的话却让全场无不动容:“我根本没钱买戒指!这枚戒指,还是我在街上捡的,它不是金的,是铁的。但是,我对你们朱嫂的爱像金子一样,是真的……” 朱凡素哽咽的表白话音未落,全场一片掌声,人们都为这对苦命人的婚礼流下了泪水。 那天,婚宴总共摆了三桌,饭店其他角落还坐着正常就餐的顾客。在这些顾客里,有一位在长春百货大楼代理金银首饰生意的老板,听了朱凡素上面那番话,也跟着鼓掌,随后掏出电话,让员工取一枚价值3400多元的纯金戒指,立刻送到婚礼现场。真的金戒指送来了,那位老板来到婚礼上,让朱凡素亲手把戒指给刘玉文戴上…… 一时间,全场掌声雷动。 铁血男儿,温情满胸怀 婚礼办完了,刘杰感觉朱凡素和自己更近更亲了。 接触多了,刘杰发觉朱家没有保障的生活太艰难,就想到要帮助朱家办理低保。 没过多久,刘杰就跟朱凡素提起办理低保的事情,又拿着相关手续,跑前跑后帮他们办。后来,因朱凡素的户口问题,先办理了刘玉文娘俩的低保,使他们的生活稍有改观。后来,朱凡素的低保问题也得到解决。 为朱家办事多了,刘杰的女儿也经常听爸爸说起这对苦命人。刘杰没有时间,她就代替爸爸给朱家送去日常吃穿用的物品……每次回来,她都对爸爸说:“他们太可怜了!”“朱大爷太不幸了!” 妻子杨秀英经常与刘杰谈起那场令她大受感动的婚礼:“老朱没有劳动能力,挺可怜的,我们只要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他就能过上舒心日子!”时常,她还与丈夫一起去朱家看望,每次都不空手。 刘玉文的女儿要找工作,刘杰就找到一家刚开业的大型商场经理,把刘玉文的女儿安排到商场当服装柜台促销员。 女儿有了固定收入,朱家的日子也渐有好转。每次,刘杰一来到朱家,朱家就会飘荡起阵阵开心的笑声。 2007年9月,刘杰的女儿考入长春税务学院,亲朋好友闻讯都前来祝贺,刘杰却对朱凡素绝口不提女儿上大学的事情:朱大哥一旦知道,一定要表示一下心意,可他们一家人如今虽说生计不愁,可并非小康人家般殷实,这事不能让他知道! 虽然,朱凡素一家不像过去那样度日如年般艰难,但热心的刘杰却再添新愁:朱大哥总不能就这样一辈子住租来的房子,怎么办呢? 那些天,刘杰在去单位的公交车上都琢磨这个非常棘手的大事:朱大哥身无分文,买商品房是连想都不能想的事情,可租房又非长久之计。冥思苦想几天,终于,有一天他心里一亮:市里正在搞廉租房工程,是不是可以想想办法? 一天下班后,他特意来到朱凡素家:“按照你现在的条件,符合申请市里廉租房的条件。你准备一下户口这些手续,我去试一下!” 朱凡素感激涕零:“这个事情我自己连想都不敢想,大兄弟帮我想着了,我算是遇到大好人了!” 接下来的日子,刘杰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整理朱凡素的相关证件和申请材料,找社区、街道办事处、区政府,一级级地跑了半个多月,朱凡素的廉租房还真的申请了下来。 2009年1月的一天,刘杰送来廉租房钥匙。朱凡素涕泪横流:“我这辈子都没敢想在长春还能住上政府的房子,多亏兄弟你了。你不但帮我办婚礼,还帮我申请租金这么便宜的房子……”说完,年近六旬的朱凡素失声痛哭。 刘杰却笑了:“朱大哥,我们不是朋友吗?还这么见外!” 新房子装修期间,刘杰还专门去新房帮忙。 不料那天一进门,就看到朱大哥满脸无奈地坐在屋中间垂头丧气,地板上到处是水。原来,楼上的卫生间不知何故突然发水,结果把朱凡素刚铺上的廉价地板全部泡了汤。朱凡素欲哭无泪,百般无奈:楼上的房子是无主房,找谁说理去? 刘杰马上跑到小区物业公司,说明朱凡素的困难和残疾的特殊情况。物业公司情知理亏,只好为这个无主房闯下的水祸买单,赔偿朱凡素1000多元钱。接到赔款,朱凡素紧锁的眉头才渐渐松开,脸上有了笑容:“刘杰就是有办法,多亏你来了,不然,我真不知道找谁去。” 后来,细心的刘杰又发现房门质量不达标,马上又找到建筑商要求换门。建筑商见刘杰引据相关文件,提出问题,只好默认房门质量存在问题。最后双方协商,每扇门由建筑商补偿100元,三扇门共补偿朱凡素300元。 2012年2月的一天,记者在刘杰引领下,来到朱凡素家采访。刘杰问到他们的女儿,老两口这才说起孩子已在2011年11月5日结婚了,现已去南方出差了。刘杰不高兴了,埋怨老两口没通知孩子婚礼的事。 临离开时,刘杰掏出500元钱:“这点儿钱不多,算是我补上的孩子婚礼礼金吧!”这令朱凡素老两口既尴尬又感动。刘玉文对刘杰说:“你平时过年过节总给我们送米面油什么的,还送钱,孩子结婚我们真是怕给你再添麻烦,就没告诉你……” 今年已61岁的朱凡素虽说寡言少语,但提起刘杰对他的帮助,他还是一脸感激,言语朴实: “没有刘杰,我和老伴儿可能还活着,但是肯定活得不好,也不会有尊严;有了刘杰,我们的生活真得到了做梦都不敢想的改变。现在,我们活得更容易更美好,也更有尊严!这一切,都是好警察刘杰兄弟给我们的!我今生来世都不会忘记‘好警察刘杰’这五个字。这五个字,会永远装在我心里!” 好警察刘杰的善举还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