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州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市民政局、人社局、卫健委、医疗保障局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行“一对一”服务离休干部的通知》,针对离休干部进入“后双高期”,长期患病、行动不便等实际,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加强离休干部“一对一”精准服务,明确“联系服务、医疗保健、困难帮扶、志愿服务”等4大类13项主要任务,着力提高服务离休干部的精准化、信息化、规范化水平,提升离休干部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一是精准做好“一对一”联系服务。主管部门、服务管理单位、定点医院、离休干部所在社区等部门单位,着力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老干部工作者、签约医生、社区干部、志愿者等与离休干部结对联系服务制度。利用走访慰问、专项统计、问卷调查、座谈交流、与子女亲属沟通交流等途径,及时全面准确收集离休干部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等多方面信息。发放“老干部服务联系卡”,将服务职责落实到每名服务人员,让离休干部真切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二是精准做好医疗保健服务。着力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就医绿色快速通道,不断加强离休干部病房服务管理,全力做好离休干部医疗保障工作。印制发放定点医院领导、离休干部病房、科室工作人员联系服务手册。设立离休干部服务窗口,积极搭建医护人员与离休干部之间“点对点、面对面”的亲情服务桥梁。推行家庭医生与辖区离休干部签约服务,完善家庭巡诊、家庭体检制度,提供定期体检、送药巡诊、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服务,努力提高离休干部保健及诊疗水平。建立应急救助服务组织和“邻里互助义务助老”帮扶机制,对年高体弱、空巢独居等有特殊困难的离休干部,引导邻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与他们保持日常联系,对离休干部急病、急事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应急服务。 三是精准解决离休干部实际困难。全面推行离休干部权益保障、法律援助服务,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职能,邀请法律工作者、离退休干部法律援助志愿者,为离休干部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等服务。健全完善离休干部及遗属特困帮扶长效机制,设立特殊困难离休干部及遗属档案和帮扶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强化帮扶措施。加强与民政、卫健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将符合条件的离休干部及遗属及时纳入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及其他专项救助范围,享受社会救助政策。 四是精准对接涉老服务平台。推进创新“互联网+”养老服务,充分运用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医养结合中心、社区志愿组织等公益性服务机构,为离休干部提供学习活动、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以及临时或短期托养照顾等服务。鼓励引导离休干部所在小区、单位、支部,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为离休干部提供志愿服务。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学校和基层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经常性为离休干部志愿服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