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离退休工作正确方向,树立精准服务意识,广泛调研,摸清底数,深入分析,多措并举,全力抓好信息化、精准化、规范化“三化”建设,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更好的体现离退休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找准“三化”建设突破点 以“信息化”为主题,全面了解信息化服务离退休工作的结合点。北航离退休信息化系统于2015年上线使用,起到了高效、精准、及时、便捷的服务效果。随着时代的进步,原有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于现实需求。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与信息化工作开展好的单位一起学习交流。同时,结合老同志对信息化的实际需求,重新梳理并优化各科室各岗位流程,找准下一步信息化建设升级的思路、方向和路径。 以“精准服务”为主题,深入了解老同志直接迫切的需求点。围绕衣食住行等与老同志密切相关的问题,邀请离休干部、高龄、困难、空巢等老同志代表,联系校医院、后勤、社区、居委会、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保卫处等分别座谈,围绕健康体检、上门巡诊、慢病管理、食堂就餐送餐、居家养老、老旧楼改造、家政服务、老少共建、文化传承、日常安全、谨防诈骗等内容进行调研,直接准确的了解老同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以“科学规范”为主题,全力查找离退休工作的风险点。离退休教职工党委狠抓顶层设计,从排查离退休工作各项业务为切入点,坚持全覆盖、无死角、零盲区原则,从上到下,以科室、涉老队伍、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分别进行自查、座谈,为规范各项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二、绘制“三化”建设路线图 梳理“三化”建设的着手点,确立“一抓四全”工作思路,以“三化”建设为抓手,全方位深化离退休党的建设、全视觉加强教育引导、全覆盖提升服务质量、全员化发挥优势作用,构建“政治建设为统领、 发挥作用为价值、破解难题为导向、提升服务为目标、规范建设为保障”的五位一体、齐头并进的离退休工作新格局。 加强领导,为做好新时代离退休工作提供坚强保证。北航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扩充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明确各级各单位为老同志服务的职责职能;召开全校离退休工作座谈会,共同研讨交流离退休工作;推出若干关爱举措办法,传递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规范组织,为突出党建政治功能把好航向引领。严格规范离退休党支部建设。以原单位、集中居住地为主灵活设置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兼任管理小组组长。在配备党支部负责人中,注重选配党性强、威信高、身体健康、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的党员任党支部书记。根据实际情况,实行精准化配备干部。如,选派相对年轻的退休干部党员担任离休干部党支部负责人,完善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制度;注重建设学习教育培训体系。北航老年党校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办学原则,把加强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以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为主要形式,每年开设理论课堂、社会实践、党建论坛等。培训中注重“四个结合”,即: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集中讲座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讲授与研讨相结合、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实现在学习培训中强心,在红色教育中铸魂,在言传身教中正行;挖掘宣传老同志先进典型。健全各类评优制度,弘扬先进事迹,不断传递正能量。定期组织集体政治生日活动、优秀主题党日活动以及“十佳健康老人”、“正能量之星”、“育才老园丁”评选活动,充分利用网络、报刊、视频、微信等各类媒体对先进事迹进行宣传。 建章立制,为提升服务质量铺设硬性保障。改变以往多年不变的布局,按照服务性质、工作职责做相应调整。退休办、离休办整合为生活办公室,专门负责生活服务。对于各类活动类,设置活动办公室。综合办派生为行政办公室和党务办公室,各科室重新梳理岗位职责,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精准服务内容。坚持离退休工作人员周三下午“学习日”制度。针对老干部活动中心使用管理,增添了人脸识别系统,加强了楼宇的进出管理。 升级完善,为采用信息手段提供数据支撑。北航离退休工作信息系统升级改进中,采用信息技术对离退休工作各项业务进行流程优化,构建以“云服务”为核心的资源数字化、服务集成化的信息环境,提高信息资源流转和利用效率,实现信息全方位获得和共享,实现离退休工作的精准掌握、智能分析、科学管理;积极开发推广手机客户端及微信公众号。根据老同志需求,研发开设更便利的信息化手段,使老同志足不出户随时查阅学习交流。 三、离退休工作服务质量见实效 围绕“六个老有”,进行点对点分类服务,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推进“三化”建设实施,取得良好成效。 以特殊人群为例,提升生活方面的服务品质。加强对高龄、空巢、多病老同志的服务。对行动不便的经常上门探望,建立走访联络机制,为离休干部建立走访联络档案,为退休人员建立支部联络网,凡因长期卧床而不能参加离退休工作处大型活动的,定期上门走访慰问;想方设法为特殊人群解决难题。学校为老旧楼加装电梯,方便老同志出行。组织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同志参观不同档次的养老院。邀请理发师团队为生活困难、行动不便的老同志上门义务理发。设立“思源基金”,广纳校友、社会力量各方资源为困难老同志提供更多的物质关心和帮助。 以活跃人群为例,做好精神方面的服务后盾。为活跃人群搭建各种平台。组织春秋游、迎新春游艺会、老年嘉年华、文艺汇演、健身展示、手工艺展示、书画作品展示等文体活动;对有学习需求的,开设“思源讲堂”,每月一场,提供道德、法律、饮食、养生、安全、健康等主题的报告、讲座、体验活动。 以发挥作用人群为例,构架有为方面的服务体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 “654321”老有所为体系,引导老同志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关心教育青少年、文化传承、志史编撰等方面发挥作用。“6”即,搭建“六个平台”:老年大学、思源讲堂、国粹课程、老少共建、展览展示、网络平台;“5”即,健全“五个工作组”:远航——思想政治组、先锋——党建工作组、致真——科学文化组、春雨——教学督导组、治学——调研宣传组;“4”即,完善“四支队伍”:老教授报告团、特邀党建组织员、教学督导组、老教授大学生人生导师;“3”即,突出“三个组织”:老年社团、党支部、“三老”协会;“2”即,推进“两类丛书”:北航老故事系列丛书、正能量作品集;“1”即,建设“一个基地”:成立思源记者团和思源实践团,打造一批为老服务项目,如文字录入、采访整理老故事、培训手机、送饭、挂号、叫车等,将北航社区建成大学生为老服务社会实践基地,以劳育人。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副书记 郭永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