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北京市离退休干部以“初心讲堂”传承红色基因

2019-9-19 17:06| 发布者: 家网编辑9| 查看: 636| 评论: 0|原作者: 京老宣

摘要: “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映射出千千万万离退休老同志共同的印记:他们初心如磐,为谋人民幸福饱经百年风霜,为谋民族复兴甘 ...

    “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映射出千千万万离退休老同志共同的印记:他们初心如磐,为谋人民幸福饱经百年风霜,为谋民族复兴甘做无名英雄。
  为让更多老同志的初心故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笃定前行的强大动力,激励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北京市委老干部局充分调动老干部红色资源,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持续开展“初心讲堂”活动,邀请老干部先进典型通过故事讲述、主题宣讲、专栏文章等形式,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初心故事,回顾革命经历,抒发爱党情怀,让“红色基因”在京华大地上永续传承。
  讲初心:栉风沐雨 坚守一生
  “党和人民把我们老干部老党员看成是‘宝贵财富’,是党优良传统的‘形象代表’,我们有责任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作为2019年“初心讲堂”第一课的主讲人,88岁高龄的北京建筑大学离休干部许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引发了热烈掌声。
  首次“初心讲堂”在市老干部党校进行。全市120余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汇聚一堂,聆听许老讲述投身革命、参与剿匪、宣传信仰的故事。
  每每讲到入党初心,老同志们总是激情澎湃。新中国首批归国华侨黄锦茂,指着胸口红灿灿的党徽说:“回国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就要靠党的领导。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我政治灵魂的需要。”
  知党恩感党恩报党恩,老同志情深意切。从抗美援朝时期坚持每月捐献30斤小米,到如今每年“七一”捐献1万元党费,北京住总集团离休干部侯介生说:“我入党之前,只有小学六年级文化,如果不是党组织培养我,就不会有今天的一切。”
  东城区妇联93岁的离休干部臧俊英说:“一生中最自豪的时刻就是参加开国大典和两次国庆游行。党对我关怀备至,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挥余热,为妇女儿童事业、老年事业尽我的一份力。”
  在逐梦“初心”的路上,同样让老同志们难以忘怀的,还有那些曾并肩战斗过的同志。谈到在剿匪中牺牲的许杨、金越烈士,许秀饱含泪水,“和他们相比,我是幸运者。从前,我们怀着同样的初心投身革命,现在,我还要继承先烈的遗志,不忘初心,将革命进行到底!”
  初心矢志不渝,使命义无反顾。和许老一样,很多老同志党龄超过半个世纪,虽已是期颐之寿、耄耋之年,但爱党、敬党之心,却不减丝毫,“革命到底”依旧是他们使用最多的词汇。
  101岁的离休干部、老红军朱世英入党已整整81年,虽然“天增岁月人增寿”,很多往事已慢慢淡忘,但1938年在延安光荣入党的誓言,老人家却总是记忆犹新。她拉着前来慰问、座谈的在职党员干部们的手说:“宣誓时我就说过,我要革命到底。这些年,我一直怀着要革命到底的思想为党工作。咱们干革命事业绝不能中途动摇,不能辜负党的培育之恩。”
  老同志讲初心,为什么总提“革命到底”?在“初心讲堂”活动后开展的支部学习讨论中,党员干部们感悟到,“革命到底”的精神,恰是老前辈们坚守初心的体现,是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推翻压迫、走出穷困,“谋幸福、谋复兴”的决心和力量。也正是因为这种坚定的信念,让他们无论遭受多大的挫折、面对多大的诱惑,都能本色不改、敢于当先。 
  悟初心: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只要活着一天,就要为党干一天的事儿。”
  这是昌平区离休干部闫颖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不变的人生信条。她出生在抗日的炮火硝烟中,参加过淮海、辽沈战役和剿匪战斗,解放后先后到丹东、西安和新疆建设兵团工作。不论党安排什么岗位,她都认真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在缔造新中国、捍卫新中国的艰苦斗争中,在建设新中国、发展新中国的伟大征程上,广大老同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劳。离开工作岗位后,北京离退休干部党员们又敢当先锋,喊出了“谁带头,共产党员带头,老共产党员带头”的响亮口号。他们为党和人民砥砺前行的奋斗经历,正是“初心讲堂”最真实、最感人的“活教材”,也让更多的党员领悟到了“初心”的真谛。
  离休干部黎光为市老干部活动站党支部全体在职党员讲述了自己的“初心故事”。在那个救亡图存的年代,他的“初心”有三个:一是抗战取得全面胜利;二是推翻三座大山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新中国;三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共产主义。几十年来,他始终不畏艰险、勇挑重担,践行了自己“一心一意为党工作,大公无私跟党走”的初心。
  “初心讲堂”授课结束后,该支部在职党员纷纷表示,思想受到了教育、心灵得到了净化。
  初心在行动中执守,使命在实践中担承。在“初心讲堂”活动中,一大批老干部奋斗终身,“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先进事迹不仅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更带动了身边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加入到他们为人民作贡献的行列。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叶如陵,参加过几百场先进事迹报告活动,为传递正能量,他每次都精心补充完善讲稿。这次主题教育,他先后参加了两场“初心讲堂”授课,分享了自己赴青藏高原从医31年,参与建成西藏第一个三级甲等医院的经历;讲述了他退休返京后,看到社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毅然放弃多家医院高薪聘请,创立“红十字博爱小屋”,义务为社区群众看病、咨询19年的事迹。
  在叶老的带动和各级组织的帮助支持下,“博爱小屋”如今已经作为一个爱心“孵化器”,吸引了更多的志愿者和老干部、老党员加入其中,大家建立了“老党员先锋队”,实现了从一名老党员带头向一批新、老党员共同发挥作用的转变。
  许多同志在听完叶老授课后非常感动,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和特长,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参与其中,用一名普通党员的奉献,为鲜红的党旗再添新辉。
  传初心:薪火相承 笃行致远
  “1952年春,我接待了美国著名记者、作家爱泼斯坦,向他讲述了我经历的抗战历史。从那时起,各单位、学校、企业不断邀请我讲述卢沟桥地区的抗战历史,我都欣然接受。”
  “初心讲堂”上,丰台区退休干部、新中国卢沟桥镇首任镇长郑福来,讲述了从幼年亲历卢沟桥事变到投身卢沟桥镇发展建设,再到坚持义务讲解卢沟桥抗战史68年的心路历程。他说,讲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吃水不忘挖井人,不能忘本。
  革命的精神不能丢,革命的本色不能改,必须继承好发扬好革命优良传统。这是所有登上“初心讲堂”的离退休干部的共同心声。
  为传递革命精神,退休干部许秀和十几名老党员自发组织起“老干部研习社”,多年来义务为街道社区和附近学校企业上党课。退休干部马为平,作为五四运动领袖,中共北京市委早期领导人马骏烈士的后人,更是通过丰富的党史图文资料、家藏照片,生动描绘出祖父马骏爱国、救国、殉国的短暂而辉煌一生,激励大家以先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
  “初心讲堂”得到了全市离退休干部的点赞支持。市直机关工委、市委宣传部先后组织了主题教育故事会和主题宣讲活动。市关工委和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共同创办的“首都关心下一代大讲堂”近日正式开讲。延庆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正式启动。市委办公厅离退休干部党总支等7个党组织联合发起了《不忘初心我将无我,牢记使命不负人民》倡议书,号召全市4500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25万离退休干部党员行动起来,把革命精神传承下来、传播开去,让青年一代更加奋发有为、自强不息。
  据悉,北京市老干部将继续深入开展“初心讲堂”活动,广泛宣传老革命、老领导、老典型,积极推进“初心讲堂”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多维度打造“初心教育”系统工程,形成“初心教育”长效机制。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