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烟台牟平区首届全区老干部艺术节在区市民文化中心开幕。艺术节主要包括诗书画、摄影、文艺演出、专题征文等系列活动,全区5100多名离退休干部将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集中展示牟平文化养老的丰硕成果。 以人为本,以文养老,要让离退休干部拥有一个能够实现自身价值、提升幸福指数的高质量晚年,这是烟台市牟平区老干部工作一以贯之的工作理念。近年来,牟平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适时提出了“开放、融合、共享”的文化养老工作模式,为离退休干部打造出环境整洁、功能完善、寓教于乐的文化家园,赢得了广大老干部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开放:文化养老延伸拓面,社区大有可为 8月5日,牟平区老年大学在宁海街道政府街社区举行授牌仪式,牟平区老年大学政府街社区教学点正式挂牌运行。教学点由区老年大学负责师资和管理,社区提供场地和服务,目前开设了书画、声乐、舞蹈3门课程,已有150余名学员报名学习。 “在社区建立教学点,既是拓宽老干部学习活动空间的有力举措,也是希望用先进的文化占领社区这块阵地,学员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用自己的学习成果回馈社会,反哺社会,带动更多的人为社会注入正能量。”牟平区老年大学负责人说:“今年,我们首先在政府街社区进行试点,成熟后将在全区各个社区进行推广,让更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圆‘上学梦’。” 一项工作的持续开展,需要充足的条件和有力的支撑。自2013年以来,牟平区上上下下、各级各部门汇集工作合力,为文化养老延伸拓面提供政策、场地、资金的扶持,工作持续开展后劲十足。牟平区委、区政府投资7200余万元建成的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新场所已正式投入使用,学习活动面积6000多平方米;文化街道投资80余万元,在快活岭社区建成300多平方米的老干部活动室;蛤堆后社区党委投入300万元改善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区教体局利用闲置土地,在老干部聚居区建起了200平方米的老干部活动室;姜格庄街道、大窑街道、水道镇相继建成人工草坪门球场,实现了老干部门球队员多年的“草坪梦”。目前,全区已建立老干部活动室、教学点(教室)近百个,新建、扩建场所面积8200多平方米,全区基本形成了区、街道(镇)社区三级覆盖、便于老干部就近学习和就近活动的阵地网络。 社区教学点的建成,在牟平区委老干部局领导班子看来,是“敞开大门谈发展”的开放之果。近年来,先后组织人员到青岛、威海及周边县市区参观学习,从“走出去”学经验,到“引进来”落地干,这个过程完成了开放式的老干部阵地建设;拓宽的不仅是基层老干部工作领域,更多的体现了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广泛性和兼容性特征,在建立开放化、社会化的文化养老工作体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融合:丰富文化养老内涵,放大发展空间 7月25日,文化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老党员们一早就来到了活动中心,开始了他们7月份的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学习文件精神、交流学习体会、唱红歌,一曲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唱出了老党员对祖国的敬仰之情,他们一丝不苟的态度、庄重的神情让身边人肃然起敬。 像这样的主题党日,在牟平区34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7个老干部社团党支部中比比皆是。这7个社团党支部有退休党员180人,他们每月有固定学习日,每季度固定上党课,或举办理论讲座、参观红色展馆,或诗歌诵读、编排节目等等。通过党建引领,社团成为凝聚力量、释放活力的重要载体。 牟平区探索“党建+文化养老”、“党建+社团”等模式,主动把老干部文化建设融入到全区党建大局,既体现了“规定动作”的庄严肃穆,又实现了“自选动作”的深入人心。大党建承载大文化,传承的是红色基因、创新基因;大文化依托大党建,愈发显得活力十足、入心入脑。 融合的,不仅是党建。 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是老干部工作的价值取向。一直以来,牟平区文化养老工作坚持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融入其中。组织离退休干部观摩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老干部积极为家乡发展献言献策;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老干部主动担任交通协管员、卫生监督员、防火宣传员,带动群众投身创建活动中;组织“五老”宣讲团、新时代老干部文明实践宣讲团,进行革命传统、法制宣传教育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两学一做 筑梦中国”老干部文艺演出、“牟平颂”离退休干部诗书画影展、“我为烟台东部新区做贡献”主题活动、“我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成就”专题征文等,进一步引导老干部为现代新牟平建设做贡献。 善弈者谋势。牟平区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介绍,牟平区老干部工作正向更宽领域迈进。党建融合上,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贯穿到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突显了老干部工作的政治属性和党建特色;与全区中心工作融合上,引导老干部发挥政治、经验、威望优势,主动建言献策,为牟平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过融合,牟平老干部工作得以发展,得以壮大。 共享:老干部是发展成果的分享者 “各位学员好,我是老年珠心算班的陈老师。珠心算,就是通过手、耳、眼、脑等多器官配合,把数字演变成算珠符号在脑中拨打计算,简单的说,就是在脑中打算盘。”双手拨珠、心算练习……一堂课下来,35名学员听的是意犹未尽。 这是牟平老年大学与烟台市珠心算研究所合作开设的老年珠心算班,对预防、降低老年痴呆风险有很大帮助。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学校决定将这门课程进行免费推广,让更多人分享到老年教育发展的“蛋糕”。 共享的不仅仅是教育。 2014年前,老干部如果想到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要骑自行车或者找家人开车接送,很不方便;2014年,随着新场所的建成,区里的602路公交车也随即调整路线,每天往返4次免费接送老同志,刮风下雨不再是问题;中心、大学与周边的图书馆、文化馆、大剧院等群众文化设施实现共建共用,共享面积达1.5万平方米,每天来此学习活动的老同志也增至600多人次。 共享的,还不止于此。与区中医院共同打造《健康之路》栏目,每周两次通过电视台播放,宣传科学保健知识,解疑答惑;与区教体局、疾控中心共同开展了“筑梦金秋共享健康”全区离退休干部健康促进活动,定期开展养生知识讲座、健身活动等,在老干部中树立“大健康”理念。 2014年8月,国际老年大学协会主席弗朗索瓦·维拉斯到访牟平,对牟平区委、区政府将老干部阵地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总体规划,实现共建、共用、共享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赞扬。 现如今,“开放、融合、共享”正成为牟平文化养老的大方向。方向找准了,举头已觉千山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