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乳”此——被误解的乳腺癌 通讯员 / 刘江 文 / 紫苏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创始人、学术带头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十大名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及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宋爱莉传承工作室”专家。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30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在全球都呈逐年上升态势,发病年龄也涉及少、青、中、老等各个年龄层。“大家现在对乳腺癌听得比较多,所以感觉好像很熟悉,其实我觉得大家并不了解。”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科主任宋爱莉从事乳腺治疗工作四十多年,她说自己最近几年最大的感触就是乳腺癌患者越来越多,而分析原因,宋主任认为除了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等现代社会通病,还有人们对于乳腺癌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会。“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做法和认识其实无形中增加了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和治疗难度,我觉得这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可能要为乳腺癌的高发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 一言难尽的雌性激素 不生小孩不哺乳的女人容易得乳腺癌? 护肤品里有激素容易得乳腺癌? 肉食鸡激素含量大,吃多了小孩子乳房会提前发育? 更年期到底能不能补雌性激素? …… 在关于乳腺癌的困惑和疑问中,“激素”无疑是个关键词。宋爱莉主任告诉我们,乳腺是靶器官,终身受雌性激素的调配。这意味着乳腺疾病,包括乳腺癌的发生都与雌性激素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很多人不明白雌性激素与乳腺的关系,直接或者间接地促使了体内雌性激素增加,这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1.不生育增加患癌风险 12岁以前月经初潮、35岁后生小孩、35岁以上未孕、丁克一族、怀孕生子后不哺乳……这些情况确实增加了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概念,雌激素和孕激素对于发育完全的成年女性非常重要,过度的雌激素刺激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而孕激素则可以看做是一种保护因素,这两种激素的平衡共同促进人体乳腺健康。”宋主任解释,生育、哺乳等生命活动,可以刺激孕激素分泌,从而通过孕激素的保护作用来降低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35岁以后还没有分娩的女性,孕激素的保护作用会逐渐淡化,这样人体内的雌激素与孕激素无法平衡,就会导致乳腺出现异常。“人体的这些生命活动都有自己的道理,当这些生命活动没有在该发生的时候发生,人体患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2.高脂高蛋白,带来的不仅是肥胖 所谓“病从口入”,一方面,现在一些食品被检出含有雌激素成分,如果人们经常摄入这些食品,就会增加体内雌性激素。另一方面,高脂高蛋白饮食也是引起乳腺癌的重要原因。雌激素虽然是卵巢分泌而来,但脂肪组织其实也可以在一种人体分泌的酶——芳香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雌激素。“一般来说,肥胖女性的雌激素水平相对高于体重正常的人,就是因为卵巢之外,芳香化酶也可以把脂肪转化成雌性激素。当人脂肪过多时,相对转化的雌激素也就过多,这就增加了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宋爱莉主任提醒,人不可过胖但也不能过瘦,因为人体脂肪贮备不够或者过低,体内雌性激素相对也就比较少,而雌性激素过少对于女性当然不是好事。“所以大家不要追求过瘦的身材,但是也坚决不要过度肥胖,身体健康身材适中就很好。” 3.护肤产品里的激素 雌激素是一把“双刃剑”,能延长女性的“青春期”,但也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风险。很多商家正是看中了雌激素“能保持青春”的特点,在护肤品里加入雌激素,长期涂抹这样的化妆品和护肤品也会增加患病风险。“我们发现一些从事美容行业的人也比较容易罹患乳腺疾病,这可能就与他们每天接触激素类护肤品有关。”此外,宋主任还提到丰乳产品,“据我了解,目前还没有外用药物可以促进乳房增长、发育。所以建议大家不要乱用药物或者护肤品去按摩乳房。” 4.保健品药品,慎用 更年期卵巢分泌雌激素逐渐减少,这时候人患乳腺癌的危险性理论上是降低的,但是现实情况却是,老年乳腺癌患者依旧占有相当比例。宋主任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卵巢分泌之外,身体还会通过其他途径合成雌激素,比如芳香化酶转化脂肪;另一方面,一些更年期女性为了缓解更年期症状、延缓衰老的速度,会擅自额外补充雌激素,也使得老年乳腺癌患者增多。“现在世界卫生组织等一些权威部门对于口服雌激素等外源性激素的摄入都在重视和控制。”宋主任告诉我们,即便有些人经过诊断确实需要补充雌激素,也要选择兼具雌激素跟孕激素的复合激素,因为单纯使用雌激素存在较高的风险。“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是说你服用雌激素或者雌激素类保健品就能阻止衰老的发生。相反的,滥用激素带来的后果我们是承担不了的。” 纠结的乳腺癌治疗 癌症到目前为止还是原因不明确的疾病,乳腺癌也是如此。除了来自雌激素的“迫害”,遗传因素、情绪因素、食品污染、生活节奏都可能导致乳腺癌的发生。乳腺癌一旦发生怎么办?对于很多人纠结的“是否切除乳房”“是否加入中医治疗”等问题,宋爱莉主任也给出了明确的答复。 到底要不要做手术 “当然要。”对于很多女性纠结的乳腺癌手术,宋主任明确指出:“如果通过病理活检确诊为乳腺癌,一定要做手术。” 癌症,意味着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的区别在于,良性肿瘤是有包膜的,肿瘤膨胀性生长,但不会侵犯也不会转移到其他区域;但恶性肿瘤的癌细胞会通过血管和淋巴管转移到身体其他组织,危害无穷。所以说癌症一旦发现一定要切掉,而且这种切掉不是把肿瘤拿掉就可以,需要根据病变程度,相应地扩大切除区域。 “大家对于要不要做乳腺手术的纠结主要是还不了解乳腺手术。”宋主任解释。人体乳房结构包括皮肤、肌肉、乳腺、导管、周围的淋巴结等。传统的手术方法会把上述所有结构,也就是整个乳房都切掉,所以很多人印象中的乳腺手术就是彻底切除乳房。但是随着检验和治疗手段的提高,现在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越来越高,乳房手术的范围和切除部分也在缩小化。所以现在的手术可以在明确恶性肿瘤及转移区域的基础上,缩小切除范围。“比如对于一些早期患者,腋窝淋巴结就未必需要全部切掉。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手术带来的肢体肿胀和胳膊抬举受限。现在的手术是相对精确化的手术。” 宋主任还提到了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的预防性手术切除。“遗传确实是乳腺癌的重要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大概能占到5%,朱莉通过癌基因检查发现自己是高危人群,再加上查体过程中也发现高危现象,所以采取了预防性的切除。这种做法确实使乳腺癌的患病概率降低到了1%,对于预防乳腺癌非常有效。”宋主任告诉我们,乳腺癌的预防性切除和确定得了乳腺癌再切除是完全不一样的,患癌前的预防性切除可以保留淋巴结、肌肉等结构。“朱莉的手术保留了乳房部位的皮肤,只是切除了里面的腺体,然后把假体填充进去,支撑和塑造乳房外形,这样看上去仍然会很美观。” 被小瞧的中医治疗 对于癌症,手术治疗是最重要的,但是手术之外还必须启动综合治疗,比如放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中医治疗等。在诸多治疗方法中,宋主任认为,“中医的作用可能被低估了。” 乳腺癌在中医最早被称为“乳岩”,因为乳腺癌患者的乳房摸起来像是石头一样。“坚硬如石,高低不平,状似岩突”。中医认为,乳腺癌的基本病机是冲任不调,脏腑失和。也就是说太冲脉和任脉这两条调蓄人体脏腑气血的经络功能失常,进而引起了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出现问题。宋爱莉主任在此基础上提出“癌毒”的观点,认为肿瘤的发生源于人体正气虚损,但局部的癌块却是“邪实”,所以癌症其实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具体到乳腺癌,就是人体在正气不足的基础上,导致气血痰郁结,聚结在乳房所致。这种情况局部调理是不够的,需要从整体上去持续治疗。 宋主任认为,中医强调整体治疗,调合任冲、祛毒抗癌的治疗思路可以应用在乳腺癌治疗的各个阶段,只是在每个阶段治疗重点有诸多不同,比如: 1.手术期:乳腺癌手术耗伤气血,导致瘀血凝滞,应重视益气活血,以扶正固本。同时注意利湿活血,以解除病灶局部的水湿凝聚。此外,还要兼顾解毒化痰。 2.化疗期:癌症化疗周期长,毒副作用明显。从中医角度理解就是同时存在肝肾亏虚、脾胃不和、癌症血瘀毒聚等多种损害。这个阶段可以用黄芪、地黄补益气血;白术、云苓健脾利湿;同时还需要疏肝理气、活血化痰解毒。 3.放疗期:放疗对于癌症患者会造成一种热伤害。这时候中医可以通过养阴、生津、清热、凉血,减轻放疗对局部皮肤的损伤。 “乳腺癌治疗有了中医的助力,肯定会事半功倍。”宋主任还告诉我们,中医中药不只是辅助治疗,调理患者因为治病所受的伤害,还可以直接参与治疗,对乳腺癌起到“打击作用”。比如一些传统、经典的方药小金丸、西黄丸、开郁散等,有化痰散结、解毒清热、破结散结等作用,根据中医的病因病机和辩证思维,在手术之余灵活运用这些药,对于乳腺癌治疗有很大的意义。“从治疗角度来说,我始终认为中西医结合才能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宋爱莉主任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