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央组织部将评选表彰一批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山东省立医院陶仲为同志成为向全国推荐表彰人选。陶仲为同志行医70多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华章。 陶仲为给驻村第一书记帮扶村病人远程义诊 他,参加革命工作以来,70多年行医历程,94岁高龄依然工作在呼吸专科一线。他,热爱呼吸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事业,擅长肺部疑难疾病的鉴别诊断,带动中国肺心病的治疗水平实现重大突破。他,潜心研究,编纂国内第一部呼吸系统疾病的系统著作,在国内首创多项先进技术治疗疑难病症,作为医院呼吸内科奠基人带领着团队始终走在全国呼吸专业前沿。他就是山东省立医院离休干部、终身教授、主任医师陶仲为。一位用实际行动诠释“大医精诚”医生的无私与崇高,诠释一名共产党员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老骥伏枥献余热,94岁高龄仍坚持坐诊为患者看病 1993年,到了退休的年龄,医院领导和他商量退休。“我不同意,还能工作啊,爱上这一行,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现在,陶仲为教授每周一全天坐诊,他7点半就赶到门诊,接诊来自全省各地的患者。患者多的时候连午饭也来不及吃。 “你的肺部炎症快好了,继续努力啊!”你的呼吸音清晰多了,坚持用药呀!”“你的憋气轻点了吗?”等这些语言,在他专家门诊时间内不知要重复多少遍,对来诊病人都要问清楚病史并详细检查后,才作出准确的诊断和结论,然后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开出合适、合理的药物,让每一位病人满意而归。 “看病的时候不累,可是每次看完病人回家之后才觉得,真是累啊,但想想有那么多病人信任咱,专门找我看病,又觉得自己累点算不上什么!”陶仲为教授脸上绽放出满意的笑容。 除了看专家门诊,他还进行病房查房,参与疑难和重症会诊。 “94岁了,工作要坚持到什么时候?”“小车不倒继续推呗!我们目睹过祖国的苦难,经历过缺医少药的岁月,医生这个职业已经和我的生命联系在了一起,又能对人民 有所裨益,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坚持下去。”陶仲为坚定地说。 身体力行传帮带,88岁喜获终身成就奖 2013年,第十二届中国呼吸医师论坛暨第八届中国呼吸医师奖颁奖大会在福建厦门成功召开。时年88岁的他获得了“中国呼吸医师终身成就奖”。这是中国呼吸医师的最高奖项,全国仅有5名专家获此殊荣。他热爱呼吸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事业,擅长肺部疑难疾病的鉴别诊断,在肺部感染性疾病、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哮喘弥漫性肺病等疾病的诊治方面造诣深厚。 早在七十年代末,我国肺心病的发病率高,但治愈率低。他潜心研究,发现该病并发症除了肺性脑病外还有与它症状相同的低渗血症。低渗血症这种疾病早已存在,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进行肺心病的治疗中容易忽略,导致了治疗延误,这也是当时这种疾病治愈率低的一大主因。他的这一发现使八十年代中国肺心病的治疗水平有了重大突破。 1980年,陶仲为教授编纂了国内第一部呼吸系统疾病的系统著作——《呼吸系统疾病》。作为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奠基人,他教授引领科室始终走在全国呼吸专业的前沿,在国内由他首创的肺导管留置注药治疗肺脓疡病等疑难病症;率先开展了硬支气管镜检查等先进技术;1989年申请建立博士点。在“非典”爆发时期,他作为呼吸专业权威业务骨干,忘我工作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及时控制疫情,挽救了重症患者的生命。 陶仲为教授曾担任山东省医学会呼吸学会主任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呼吸学会主任委员,带领着团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呼吸科专业医师,如今他的不少学生成长为临床、学术骨干。2002年1月,他被山东省立医院聘为终身教授。 清风正气树楷模,家里最贵的是医学书籍 走进他家,简朴的家具,朴实的装修,书房和卧室,堆满了各种医学书籍,书房的书架占据了一整面墙。“家里最值钱的就是这些书了,一些医学杂志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到今天的都有。做医生,一天不学就落后。”他微笑着说。从工作开始,他就和老伴一起把攒下来的工资都用来买各种医学书籍。 1948年,陶仲为就读于国内著名医学高等学府——山东医学院,每年只招收很少学生,要求严格。“当时我们一个班只有10多个人。那个时候医生太缺了,济南解放过程中,军队有大量伤病员,成立了战时的重伤医院,尽管我们没毕业,都提前参军入伍,加入到伤病员的抢救中。”陶仲为教授回忆说。 后来,他被派往淄博,帮助医院建立了血库、病房,麻醉科等科室,开展了大量的病人救治工作。“医生应该是个种子,栽到哪里都应该生根发芽,结出硕果。”陶仲为说。由于缺医生,当时就和爱人徐澄一道办起了医学培训班,白天看病,晚上印讲义,准备讲课资料,连办3届。两年后,他服从组织安排,到省立医院工作。 在他从医生涯中,处处替病人着想,从不让病人多做特殊检查,从不收受病人和医药代表的红包、吃请。“我收了钱,这部分负担还不是加到患者的身上。”陶仲为直言,“谁给我红包谁就是侮辱我。” 他始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他团结同志,严于律己,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支持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及在职同志的工作,处处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他还热心公益事业,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参加医院组织的志愿者服务如义工、义诊、社区医学健康咨询服务、医学远程会诊、送医下乡等活动,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传播着社会正能量,深受同行同事、病人及家属的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