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年,是建设的70年,于百废待兴之际拔地而起的参天巨厦;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年,是改革的70年,于万事待定之初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离退休干部作为这跌宕起伏岁月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意义重大,他们的身上有优良的民族传统、红色的革命基因,纷繁的故事有待于我们的聆听与记录,高尚的精神有待于我们的宣传与弘扬。根据青岛市委老干部局的安排部署,青岛市企业托管中心于8月份特组织“我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成就”专题人物采访。 永远的军人——原所伦 现年91岁高龄的离休干部原所伦从军第三野战军,至今谈起那段峥嵘岁月,他仍激情高昂。经历了解放济南、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跟随解放军渡过“三八线”开展抗美援朝,枪林弹雨伤在身上,血流成河悲在心底,但是胜利就是最重要的信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原所伦转业到青岛手表厂,一切都是未知,但发展任务紧迫。经过不断的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他终将一个几十人的小厂发展成为上千人的大厂,成为全国八大手表生产厂之一,将“金锚”手表做到驰名中外。作为军人,祖国需要他的地方都是战场,都能打胜仗。 “80后”楼长——邹翠莲 84岁的邹翠莲是她们社区年纪最大的楼长,这份工作她从离休开始干了20多年,她风趣地说:“没有红缨枪高的时候就在村口巡逻,保卫乡亲父老;现在腰板虽不挺拔但还算硬朗,继续在社区巡逻,服务邻里街坊。”上合峰会、世园会,她活跃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烹饪、编织,她是上过报纸的生活技能达人。作为垃圾分类的试点社区,她与环卫工人同作同息,积极学习,努力指导,她自豪地回忆说日本、台湾参观团看后都竖起了大拇指。离休,不是结束而是新故事的开始,邹翠莲将这段故事书写的五彩斑斓,分外充实美好。 战洪斗士——孟庆宝 一部《战洪图》向我们演绎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与特大洪水对抗的天津保卫战。当时正值休假结婚的孟庆宝接到指令来不及道别新婚妻子就匆匆赶往救灾现场,年代的久远,条件的受限,抗灾无比艰苦,六七米水深的现场连续工作多时,腿脚的皮肤都破损溃烂,最终与天灾争时保住了天津一方百姓。退休后的孟庆宝徜徉在书画篆刻的海洋,不大的书屋悬挂着、依靠着、陈列着他各种作品,可这些都不是他最得意之作。他最大的成就是他的外孙女——从两岁开始耳濡目染,沉迷习字作画,祖孙俩时常携手获得各类大奖。就这样家风在熏陶之间代代传承。家国天下,可以很大,在生死之间抗灾救险;可以很小,在那不大的书屋里流淌的浓浓祖孙情。 后记 他们的岁月是党史国史的缩影,他们的故事是改革发展的见证。一个个故事,串连成中心的“前世今生”;一个个人物,丰盛了中心的精神传承。忠诚、奉献、干净、担当,我们将追溯前辈来时的路,继往开来,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