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分类统计+因类施策” 切实增强老干部服务精准化水平

2019-8-24 11:42| 发布者: 家网编辑9| 查看: 475| 评论: 0|原作者: 李庆

摘要: 今年以来,汶上县采取入户走访、座谈、电话咨询等方式,针对老同志的身体状况、居住区域、优势特长等进行分类调查统计,建设完善三大类别基础性数据信息库,因类施策提供服务,有效提升了服务老同志的精准化水平。按 ...

今年以来,汶上县采取入户走访、座谈、电话咨询等方式,针对老同志的身体状况、居住区域、优势特长等进行分类调查统计,建设完善三大类别基础性数据信息库,因类施策提供服务,有效提升了服务老同志的精准化水平。

“身体状况”统计施策,促进服务亲情化。针对老干部的身体健康状况,将全县4500余名离退休干部统计划分为“健康”、“非健康”两大类别,其中“非健康”老同志占55%左右。并进行适时动态管理,每季度利用老干部健康状况反馈机制更新完善健康档案数据库。对身体健康的老干部,侧重于“走出去”方针,重点在思想政治学习、举办宣讲活动、发挥正能量等活动中,引导他们多参与、多发挥作用,享受丰富充实的老年生活;对患有疾病的老干部,开展“请进来”服务,选派医务工作人员到老干部家中开展“一对一”医疗保健指导,选派老干部工作者开展“送学送教上门”服务,建立长期联系帮扶机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同时,对全体老干部坚持“三必访”制度,实行生病住院必访、有困难必访、重大节日必访,每年组织集体参观,知晓发展变化。

“居住区域”统计施策,促进服务便利化。以县城区内10个社区为单位,统计标划出老干部居住的区域网格,通过网格管理精确定位老干部活动范围,在老干部家门口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党小组等组织,为老同志提供就近就便服务。依据社区内离退休干部党员人数和社区情况,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建立离退休干部流动党支部,设立离退休干部党建活动网格联络员,利用社区活动空间离退休干部党员活动室等功能性场所;在条件暂不成熟的社区,由社区组织引导社区内老干部到周边离退休干部流动党支部参与活动,实现老干部在家门口就近找到组织,组织就近凝聚老干部的双向互动。去年以来,选取了场所设置、人员配备等基础条件较成熟的辛王庄、西门、北门3个社区为试点,建立了社区离退休干部流动党支部,组建了社区老干部志愿者队伍,逐步向全县推开,实现老干部的区域化网格化管理。

“优势特长”统计施策,促进服务个性化。在原有的全县老干部人才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对全县老干部专业特长、知识技能、参加社团组织情况以及发挥作用意愿等进行统计更新,完善老干部优势特长信息库。目前,掌握老干部人才资源约有2500余人,团队组织10余支,涉及科技、文化、卫生、宣教四大类别。依据老干部特长优势及发挥作用意愿,引导老干部自发组建“乡村振兴助力团”“红色基因宣讲团”“正能量传播文艺团”等队伍,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主题,与经济、文化、教体等部门联合推动,让老干部的特长优势在全县经济、文化、科教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得到充分展现发挥。其中,红色收藏家张茂路、文艺传播者高文忠等退休干部组建的“红色基因宣讲团”,目前已在社区、学校、机关单位及企业等阵地义务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活动上百场次,受益群体达千余人。由农科文卫系统退休的45名老干部组成的“乡村振兴助力团”,与郭仓镇束村、郭楼镇崔园村等对接开展长期帮扶工作,今年以来共开展农业技术培训11场,举办“送文化下乡”活动、舞蹈、腰鼓培训23次,为乡村振兴增添了特别的老干部力量。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