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工人新村干休所于2018年11月7日成立“云岭智慧服务站”,在精细化、优质化、便利化服务上下功夫,引入“互联网+老干部服务”方式,实施精准化服务,在盘活内部资源的同时,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通过“云岭智慧服务站”服务平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省直单位有特殊困难的离休干部提供精准服务。开展服务以来,精细化服务工作,受到了老干部的高度好评,精准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聚需求,服务信息“精准化” 为认真做好新时代精准服务老干部工作,工人新村干休所深入省直各单位和老干部家中进行调查并发放问卷调查表。从对省直单位老干部服务需求抽样调查来看,主要呈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居家养老是老干部首选的养老方式,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成为老干部的新需求。二是单位和社区相结合的服务管理方式,很受老干部欢迎。三是进入“双高期”的离休干部,生活不能自理人数逐步增加。 通过详细调查,摸清了服务对象的需求及基本信息,为精准服务奠定了基础。针对离休干部的实际需求情况和国家养老事业在社区的发展,工人新村干休所提出了“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整合优质互联网企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省直单位有特殊困难的离休干部,提供以居家养老为主的精细化服务”的方案。 二、搭平台,服务保障“社会化” 为更好满足离休干部对居家养老的需求,精准服务好老干部,通过线上整合、线下管理的形式,搭建服务平台,为老干部提供“互联网+智慧养老”精细化服务。一是借势借力建平台。在干休所成立了“云岭智慧服务站”,与“昆明市七彩夕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合作,以服务企业为主,建立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在服务站建立了分平台, 建立了服务对象(离休干部)信息库,运用大数据,及时分析离休干部服务情况,实时了解掌握离休干部服务情况,及时了解老干部需求,对老干部基本信息全面实行动态化管理,实时对老干部信息进行收集、更新和完善,实现与服务站、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签约社会养老企业等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形成合力为离退休干部提供优质、全面、准确的服务网络,为精准化服务提供基础支撑。二是公开采购保公平,确保精准服务开展合规合矩。三是签订协议保服务。通过“云岭智慧服务站”养老服务管理平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服务企业按协议要求为精准帮扶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服务所需经费由省委老干部局特困经费解决,超出购买服务的费用由个人负担,服务金额只用作老干部购买服务使用,不可它用、不可提现。对于省直单位其他离退休干部,也可通过平台自行购买服务,服务质量与政府购买服务一同受服务站监督,服务内容与政府购买服务享受同样的价格优惠。搭建智慧服务平台为特困离休干部实现精准帮扶,为其他离退休干部提供居家上门服务,进一步加大了对特困离休干部帮扶力度,也解决了其他离退休干部类别化、个性化的精准需求。 三、重实效,精准服务“个性化” 昆明市七彩夕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服务对象上门量身定做服务方案,实现专线电话或“一键呼叫”专人上门服务,为离退休干部提供精细化服务。一是服务对象精准。有特殊困难的服务对象为享受生活长期完全不能自理护理费的离休干部;红军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省直单位离休干部;红军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已故离休干部无固定收入的配偶。二是服务内容精准。由服务企业为离休干部提供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健康、餐饮配送、紧急救助、精神慰藉、文化娱乐、法律维权八大类118项服务内容,由老干部自行挑选。三是服务流程精准。在服务工作中按照五个程序进行:1.签订协议。企业服务人员在单位老干部部门工作人的陪同下到老干部家了解清楚老干部的具体需求,向老干部说明工作内容,介绍操作程序,服务企业工作人员再与老干部签订“一对一”的服务协议,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2.呼叫服务。老干部根据需求和服务内容向服务企业呼叫服务。3.上门服务。服务企业根据老干部需求及时派出专业服务人员上门服务。4.完成服务工作。工作完成后,请老干部或家属确认签字,并提示需要注意的事项。5.请老干部或家属对服务给予评价。“云岭智慧服务站”成立以来,已为省直单位离休干部签订个性化服务协议204份,在家政服务、精神慰籍、紧急救助等方面开展精细化服务499人次,为居家养老的离休干部解决了许多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服务项目倍受老干部们欢迎,服务满意率达到98%。 四、强监督,服务质量“标准化” 质量监管是保证精准服务的重要手段,对服务企业提供的老干部精准化服务主要由服务企业自身、离休干部主管部门和云岭智慧服务站三方共同完成。一是服务企业通过企业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对其员工的服务过程进行监管。二是离休干部主管部门进行监管。三是云岭智慧服务站进行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