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关总署离退休干部局组织机关部分退休老同志召开“我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成就”专题座谈会。海关总署离退休干部局局长马军林主持座谈会。 座谈发言的11位老同志长期在领导岗位上工作,有的参与过国家重大事项的决策安排,有的长期从事海关、检验检疫业务工作,都是本领域的专家和骨干。座谈中,老同志们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从不同角度畅谈了新中国成立70年的光辉历程和海关改革发展的过程。大家高度赞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一致表示,作为退休老党员,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正能量。 原国家口岸办主任叶剑在发言中说到,我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亲身经历了新中国70年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开始从事口岸管理工作,见证了我国口岸管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1978年至今,中国对外开放口岸数量由51个发展到306个,增长6倍。通过口岸实现的国际货物贸易总额增长了 667.5 倍,在全球货物贸易中的排名由第 30 位跃升至第1位。1978年有8个部门在口岸查验,业务交叉、手续繁杂、通关效率低。现在港口口岸有边检、海关、海事三家,通过优化整合进一步提升了通关效率,降低了通关成本,优化了营商环境。继续深化改革一定能够把中国口岸建设成为保障国家利益和安全、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安全文明的口岸。原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怀林说,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检验检疫业务法规制度不断完善,技术手段更加精准高效,执法把关作用更加突出。改革开放给我们这代人发展的机遇,从一名基层检验员到从事检验专业的主任工程师,最后走上领导岗位,我始终铭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在实验室中为外贸服务、为国门把关。退休后,更要做到严于律己不松懈,为新海关事业发展加油鼓劲。原关税司司长吴家煌谈到,童年时期解放军像对待亲人一样照顾自己,印象深刻,至今怀念。青年时期,自己花了14年的努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改革开放后,赶上国家外贸发展的大好机遇,自己被推荐到联合国当国际公务员,后来加入我国“复关”和“入世”谈判队伍,见证了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过程。原加贸司司长张皖生谈到,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对解决就业、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传统海关监管已经不适应新型贸易的发展,对加工贸易的管理难度逐渐加大,海关也在业务流程、科技创新等方面不断探索和改进。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很欣喜的看到党中央的积极应对,衷心希望祖国能够更加繁荣富强。原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王忠敏说,在纪念祖国70岁生日的时候,我们退休老同志结合自己的经历回顾新中国的发展历史,这既是一次爱国主义的重新学习,也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我教育。联系中国当代标准化发展的过程,抚今追昔,深深感到中国的标准化事业正是祖国发展变化和日益强大的一个缩影。我们对中国标准化的进一步发展充满期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潮流不可阻挡!原稽查司司长徐秋跃讲述了按照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海关总署于1998年组建缉私警察队伍的整个过程,以及缉私局成立后在打击走私、办理案件、遏制走私狂潮、守卫国门安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其他几位老同志有的结合个人经历畅谈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进出口商品检验、动植物检疫等业务工作的改革发展,有的结合家乡发展变化畅谈了新中国成立70年国家各行各业的发展,有的谈到对初心的认识,有的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祖国、对伟大的党和改革开放的感恩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