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寻母 情动中国 黑龙江·范学芝 2013年3月20日晚,笔者收到一条短信:“我母亲已找到,但已过世,谢谢您的关心,我们四兄弟代表家人祝您工作顺利,幸福安康。”这是湖南文氏四兄弟发来的。2012年8月1日,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走失以后,他们四兄弟用尽各种办法寻找,仍然未果,但他们寻母的故事,却感动了全中国。一场寻母行动演化成孝心、耐心、爱心的全社会行动。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对他们寻母的故事,曾进行过跟踪报道。这便是他们发短信给笔者的因由。 承欢膝下 兄弟齐孝母 73岁的周月英是湖南耒阳市西湖亭人,她生了四个儿子——文辉、文石平、文石明、文石亮。1999年,四兄弟的父亲患病去世,临终前特别嘱托他们:“你们的母亲这辈子吃了不少苦,现在身体也不好,你们兄弟几个一定团结起来,好好孝敬她……”这几年来,四兄弟遵照父亲的遗训,对母亲照顾有加,轮流把母亲接到自己家住,让母亲享福。 2001年,老大、老二、老四均到广西桂林市象山区德天广场从事石头生意,并在象山区买了房子。四兄弟年龄最长者54岁,最小的46岁,他们感情深厚。四个儿子及儿媳都很孝顺,相互之间和睦相处。他们不让母亲做任何事,一日三餐都是送到母亲身边。母亲无论讲什么,儿子们都是百依百顺。母亲一直思念去世的父亲,在桂林住一段时间后,总要回湖南耒阳,住在老三家里。 2012年7月,母亲来到大儿子文辉家。一天,儿媳发现,母亲总是斜躺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包零食,边吃边看电视,就像小孩一样,与平时生活行为差别很大。文辉忙带着母亲到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患有老年痴呆症。文辉怕母亲在家发生意外,每天都带着母亲到他开的奇石店,一起上班,一起回家。 母亲走失 四兄弟寻母 2012年8月1日下午3点,文辉在仓库里与几位客户看货,母亲与孙子文韬留在店中,两人一起看电视。看了一会儿,文韬到邻近店中走走,回来却发现奶奶不见了。文辉听说母亲走失了,一下子就懵了。 5分钟后,在同一地段做石头生意的老二、老四一起赶来。三兄弟召集了20多位做石头生意的湖南老乡,开始分头找人,文辉同时向桂林公安求助。但是经过一天的寻找,并没有找到母亲。 8月2日上午,三儿子文石明从耒阳赶到了桂林。四兄弟会面后进行了简单商量,老大、老三往桂林以北方向寻找,老二、老四往南方向寻找。处事一向冷静的文辉此时没了主意,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 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没有丝毫进展。搜寻的范围开始逐步扩大。四兄弟跑遍了桂林市下辖的12个县、5个区。“母亲到底在哪里呢?”很多个晚上,文辉通宵未合眼,烟一根接一根地抽。一想到母亲拉扯大他们四兄弟,到了该享福的时候却失踪了,他就想痛哭一场。 文辉找出母亲的照片,印制寻人启事。为了让张贴单更加清晰,他特意请人在东莞市印刷,并做了防水处理,第一版寻人启事印制了2万张。文辉四兄弟召集了亲朋好友,把家里的一辆面包车和3辆轿车找来,并在车身贴上母亲的照片和寻人启事,还写着一行醒目大字:认领母亲,面酬人民币3万元。四个儿子放弃手头所有事情,各开着一辆车,每天沿着大街小巷散发寻人启事,还特意在每辆车上安放了一个喇叭,播放母亲走失的消息。四兄弟相信母亲一定会平安地活在人间。 千里寻母 情动中国 时间在一天天后移,在过去几个月里,四兄弟几乎每天都会在一起先碰头,汇集信息,然后或分头,或同行出门寻找母亲。然而,苍天无语,母亲依旧下落不明。 四兄弟寻母的举动引起社会各界广为关注,无数热心的人们拨通了文辉兄弟四人的寻母电话,为他们提供线索,他们都会兴冲冲地过去找寻,却往往失望而归。在寻母的日子里,有一件事让文石平非常难忘。8月5日下午,他接到有人在临桂一市场见过他母亲的线索,立即前往。找了几个小时没有结果,却在路边看见一位神情恍惚的老人。上前询问,发现老人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回家的路。他从老人口袋里找到了其家的住址,把老人送回家里。 2012年10月19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破天荒地播出了文氏四兄弟寻母的消息,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又在同档节目中进行了跟踪报道。四兄弟寻母一事,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被网民们评论为央视“开播以来的首次寻人启事”,专业人士认为这是“主流媒体”与“民间舆情”互动的有益尝试。 桂林市公安部门展开了大规模的排查行动;桂林市各辖区以及各县城、乡镇的派出所民警也开始走访各社区、街道、村子,希望能够发现有用的线索。四兄弟寻母的举动牵动着桂林每一个有爱心的市民的神经。一场“孝心”大接力,从兄弟四人寻母变成全社会行动。每天400多位来自川、渝、沪、鲁、黑、青等省的热心人,纷纷以手机彩信或网上照片的形式提供当地相似走失老人的信息,以供核对。 为了寻找母亲,四兄弟花了多少钱,他们自己也说不清。面对寻母路还将坚持多久这个问题,每一次他们四兄弟的回答都斩钉截铁:“没有结果,我们就会一直找下去!”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全国诸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文氏兄弟终于找到了母亲。但令人遗憾的是,母子已阴阳两隔。2013年3月13日,文氏兄弟从警方了解到,2012年12月24日,在桂林市遇龙路一个废弃的荒地上发现一具女性遗骨。警方从尸骨上取了一颗牙齿做鉴定,通过DNA比对,检验结果99.99%确认是他们的母亲。遗骨现场找到的项链、戒指、手表和人民币等东西,也证实是他们的母亲。 四兄弟说:“终于找到母亲了,我们会好好安葬她,让母亲有个家。感谢全国人民的关心,谢谢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大家为我们提供的热心帮助。” “孝”动全国 汪 非 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播出《寻人启事》,实属罕见。2012年10月19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播发了湖南省耒阳市文氏四兄弟千里寻母的信息,并在次日同档节目中,对寻母进展情况进行了追踪报道,尽管当时寻母还没结果,却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老百姓为之感动,专业人士则认为这是“主流媒体”与“民间舆情”互动的有益尝试。央视披露的信息,就是本刊本期编发的《千里寻母 情动中国》一文讲述的故事。 73岁的周月英老人,育有四个儿子:文辉、文石平、文石明、文石亮。1999年,他们的父亲重病辞世,临终前嘱咐他们:你们的母亲这辈子不容易,吃了不少苦,现在身体也不好,你们要孝敬她,让她有个幸福的晚年…… 周月英的四个儿子和儿媳对老人都很孝顺,他们遵照父亲的遗嘱,对母亲照顾有加。四兄弟中有三人在广西桂林市做石头生意,经营状况不错,条件允许他们对母亲极尽孝道。然而,2012年7月,老人却被诊断患有老年痴呆症,一天下午,在家人不备的情况下,只身从老大的店铺内出走。老人走失意味着不幸,精神不正常的老人走失,无异于劫难。文氏四兄弟一下子懵了,于是便踏上了千里寻母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央视的介入,千里寻母变成了全社会的行动,演绎了一场“孝心”大接力的悲情剧。 孝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在我国优秀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历来被人们所看重。古人推崇的“二十四孝图”,今人倡导的新“二十四孝图”,都旗帜鲜明地予以佐证。在孝的序列中,母爱最无私,最深沉,最神圣,最真诚,因而也最伟大。母亲的怀抱像天空般宽广,像大海般坚强,像轻风一样温柔,像池水一样宁静。母亲的爱只有付出,不图回报。高尔基曾言:“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在我国,关于爱的箴言可以说比比皆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历来被人称颂。“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老舍也说:“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母爱的分量,天地明鉴! 爱与被爱,相辅相成。母爱的纯洁与凝重,儿女孝母敬母的真挚与赤诚,古人有范例,今人也不乏典型。但是,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在今天现实生活中,面对尊老爱老,尤其是孝敬自己父母这个浅显命题,有的人的作为却令人生寒,不尊、不爱、不养甚至虐待父母的现象屡有发生。孝敬父母不需要理由,有悖于孝爱的任何辩词都苍白无力,应受到全社会舆论谴责。 司马迁曰:“父母者,人之本也。”人都有父母,他们为子女倾尽心血,艰辛备尝,其间尤以母为笃。韶光迁延,岁月沧桑,父母一天天老去,且人到晚年,难免体弱多病,儿女付出更多的孝与爱,天经地义。孝是一种文化,大爱无疆。这种理念应成为每个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并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氛围,让孝与爱释放出更多正能量。央视破例播报《寻人启事》,想来也包含这层意思。人之为人,孝亲为上,体现的是人的基本素质和道德修养。切记: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大的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