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中组部老干部局、四川省委老干部局的指导下,中共成都市委老干部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老干部发挥作用提出的新要求,以信息化建设为牵引,突出加强政治建设、着力加强思想建设、全面加强组织建设,推动老干部工作理念、思路、举措、方法开拓创新,使全市老干部工作实现全方位深层次转型发展。 一、突出政治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成都市委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融入治蓉兴蓉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发展。我们老干部工作主动对标对表,着力抓好抓思想引领。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推动学习新思想不断往深里走、往心里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分层分类抓好教育培训,“向核心看齐”成为全市离退休干部和老党员的高度自觉。着力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以“蓉城金秋”老干部宣讲活动为平台,组织老干部讲红色故事、讲革命历史、讲光荣传统,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主题党日,落实退休谈话制度等工作范式,如成都市人社局在落实退休谈话制度时,既注重颁发荣誉退休的仪式感,又对退休老同志提出明确要求,收到良好效果。坚持和完善重温入党誓词等政治仪式,推动政治信仰融入广大离退休干部情感之中、内心深处,努力形成个体自觉、集体记忆。全市老干部工作六大宣传平台开辟“向核心看齐”同题专栏,推进“家风家训大家谈”“学习新思想·寄语新时代”等专题点赞活动,持续同步同向发力,引导老同志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聚力组织体系狠抓基本基础 我们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切实把党员组织起来、人才凝聚起来、群众动员起来,为治蓉兴蓉汇聚磅礴力量。按照“链条式”“区域化”思路,推进党的组织体系向微观单位动态延伸,做到党的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组织的有效覆盖就跟进到哪里。如武侯区长寿苑社区依托老干部党员成立了院落居民自治管理小组,老干部党员成为了院落管理“代言人”,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社区”,充分实现社区从“代民做主”到“让民做主”,从“直接管理”到“主动服务”、居民群众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转变。针对流动老党员比较多,因地制宜建立老干部党员服务站,实施网格化管理,许多老同志都主动把组织关系转移到社区党组织,解决了我们常说的“管得了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的问题。针对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灵活设置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进一步凝聚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合力。离退休干部党员人数较少,暂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单位,采取与在职党员建立联合党支部的形式,一并纳入原单位管理。把老同志的组织关系转移到所在社区的街道党组织,实施网格化管理,解决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的问题。组建流动党员党组织,探索在党员流入集中地设立老干部党员服务站,确保教育管理不断线、关怀服务跟得上。设立临时党组织,打破单位界限,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灵活建立在社区楼宇、老年大学班级、老年文体协会和老年社会组织中,实行一方隶属、多重管理。遵循“党性+”教育模式,建强离退休干部微党校,推广微时间、微内容、微群体的“三微”教学模式,分批分次组织老党员结合“三会一课”“固定党日”开展“微党课”实体培训。从老支书、老模范、老党员、党校教师、老干部工作者、基层优秀干部中选拔专兼职教师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农村产业发展教育基地等开展现场教学。立足盘活全市现有远程教育资源,利用天府市民云平台服务功能,促进社区生活服务圈建设,创新性开展老党员微视频教学。老党员教育培训实现从“被动接受、集中突击”向“主动参与、常态化运行”“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持续抓好支部书记的培训提升,建立优秀党支部书记群体,发挥领头雁阵的整体带动示范作用。 三、聚焦党建引领发挥优势作用 我们着眼增强基层党的建设实效,深入实施离退休干部党建引领“三大行动”,推动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对中心大局的服务和保障工作。一是实施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向纵深推进行动,主动融入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居民小区作为社区的末端触角和微观单位,是推进社区精细治理、精细服务的着力重点。对标市委要求,坚持 “找党员”抓骨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组织”抓覆盖,强化战斗堡垒作用;“优机制”抓统筹,推动共建共享共治;“聚合力”抓服务,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植文化’抓提升,增强居民凝聚力归属感。热心公益、有威望的老党员被“请出来”牵头组建“老党员工作室”,开始之初就吸引了全市2000余名老党员参与其中,构筑起离退休干部党员在社区发挥作用的“磁力场”。老党员们坚持“多办民生小事,多积尺寸之功”的原则,在社区迎着问题走、冲着矛盾去。建立“一名领导联点、一名干部联系、一张卡片联络、一本台账联结”的服务体系。老党员以“自我认岗、支部定岗、公示明岗、考核评岗”等方式,广泛参与老旧城区改造、特色街区创建、背街小巷整治、平安社区创建、社区服务提升五大行动,切实解决了社区治安难管理、卫生难保持、信息难收集等老大难问题。“赞花儿”“桥头堡”“厢里话乡情”等老党员工作室的招牌已成为社区的地理坐标,“有事找文全”“老彭调解工作室”“亚琴关爱团”“邑韵悠扬”等服务项目已深入社区群众心中,全市涌现出一批老干部到社区结对教年轻干部、发动离退体干部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先进典型,得到了社区和群众的好评。全市现有135个老党员工作室、10个市级“老党员工作室”示范点产生,4.5万人次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其中。如党建品牌“赞花儿”老党员工作室就是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的一个典型和标杆,他们提出了“一核三治、共建共享”社区治理机制,形成“党建+正能量+社区发展治理”的新格局,“探索出“三个一”工作模式,即构建一个红色教育平台,支持老党员就近参加学习活动;开设一个“赞花儿”微信公众号,经常探索挖掘宣传老党员的典型事迹;组建一个工作微信群,让老党员及时开展学习交流,做到始终与党同行同力、同心同德。二是实施党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行动,让党的关怀传导到基层第一线。去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大凉山腹地看望贫困群众,在成都主持召开座谈会,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原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原书记吴希海说:“总书记再次来到四川,说明他重视四川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为落实总书记的指示,我们立即在《成都日报》上向全市离退休干部党员发出倡议,成立34支脱贫攻坚老党员先锋队,组织300余名老党员、老专家深入贫困村(社区)开展 “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五大行动,全力助农脱贫奔小康。市农委老党员先锋队在简阳市建立3个科技扶贫联系点,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4项,推广种植480余亩,开展科普讲座、科技咨询、技术培训等活动30多期,使果园变花园,观花售果两不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截至今年5月,全市老党员先锋队开展脱贫帮扶活动180余次,解决困难群众现实问题1300余件,为对口帮扶点联系争取帮扶资金670余万元。如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侯雄飞,他一个人就牵头组织了三期200多个为老服务项目,指导建立了5900多人的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为农村老人提供托管照顾、留守关爱、生活照料、健康护理、精神慰藉及互助养老等方面服务,累计超过15万人次。三是实施党建引领助推理论宣讲行动,让党的旗帜飘扬在改革发展主阵地。成立于2017年6月的蓉城金秋老干部宣讲团,以省市老领导为骨干,面向老党员、新同志、大学生开展主题宣讲,先后举办“走进新时代·助力新征程”“对党忠诚·永远创新前行”“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和“爱蓉城、爱家乡、汇聚蓉城发展正能量”等主题宣讲报告会。全市目前共组建老干部宣讲团91支,开展巡回宣讲900余场,650余名成员成为宣讲新思想、新理念的生力军。如蓉城金秋老干部宣讲团团长龚读纶,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今年已经86岁高龄了,始终孜孜不倦坚持理论宣讲。宣讲团成立3年,他都是率先垂范牵头策划宣讲主题,亲自写稿,第一个站出来宣讲。在他的引领示范下,成都离退休干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初心征途”大型主题宣讲活动收到良好社会效益,在全市13万离退休人员中迅速掀起了为改革开放点赞加油、为决胜小康建言献策的热潮,极大地起到了厚植共识之基、凝聚同向之力的积极作用,新华社等全国20多家媒体图文或视频报道,阅读点击量超过300万人次,成都老干部躬身实践改革开放、助推改革发展进步的故事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