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宁老年大学艺术分校正式启动运行。济宁老年大学艺术分校是济宁贯彻落实全省老年大学工作会议和省委老干部局、省文化厅《关于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设老年大学艺术分校的通知》精神,由市老年大学与市群众艺术馆联合成立,旨在为全市老干部、老同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养老和老年教育服务。春季试办学共开设7个专业、8个班级,启用教室14间,涵盖包括声乐、舞蹈、书法、绘画、钢琴、古筝、古琴等十余类艺术课程。秋季开学规划招生规模在千人以上。 济宁老年大学与市公共文化部门按照“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原则,联合共建艺术分校,推进老年教育事业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全市各级建设老年大学艺术分校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在建设规划上,坚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规划选址紧跟市委、市政府“一核引领、四城驱动”的城市规划建设步伐,瞄准济宁“一核”所在的太白湖新区,着力在未来城市发展主中心规划布局、抢占先机。通过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争取,努力与文化部门沟通协商,最终确定在太白湖新区新建成启用的市文化中心群众艺术馆内设立老年大学艺术分校。所在场馆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教学活动区域面积约4000平方米,紧邻市图书馆、市美术馆等文体配套设施,邻近太白湖旅游度假区、市民公园等休闲游乐场所,进一步拉开了全市老年教育布局框架,形成老城区校本部与新城区艺术分校两极带动、社区老年大学多点开花的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格局。 二是在办学模式上,坚持权责明确、规范有序。坚持资源共享、集约共用的原则,明确权责关系,细化管理事宜。市群众艺术馆提供场馆设施,高标准配套教学设备,安装多媒体教学一体机、中央空调、安全监控、电子储物箱、大字指引牌等,聘请物业公司负责卫生保洁、安全保卫,提供全方面后勤保障服务。市老年大学负责招生教学,统一安排教师到艺术分校任教,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师资聘任、评价考核等制度均与本部一致,并按照统一标准收取学费,用于艺术分校办学。群众艺术馆的所有馆室,如有教学活动需要,经双方协商,均可调剂使用。 三是在校务管理上,坚持精简高效、灵活适用。探索实行“短平快”的管理模式,成立班级功能性党支部,组建班级管理团队,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经验优势和管理才能,实现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同时,综合利用老年大学教学管理系统和学校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信息化渠道,实现咨询服务、预约报名、多渠道缴费、自主参与活动的网络化,为老同志提供快速便捷服务。 四是在共建共享上,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联合共建老年大学艺术分校,一方面,利用公共资源扩大了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很好地缓解了老年大学“一座难求”难题,又在城市发展新区点燃了老年教育星火,开辟了新的阵地。另一方面,老同志们定期举办艺术教育培训、开展交流演出,广泛参与到群众艺术宣教、普及的活动中来,培养了群众文化骨干,为文化中心聚集了人气。在群众艺术馆今年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民间艺术展”等活动中,老同志们踊跃担当文化志愿者,为前来观展的市民讲解文化故事;在举办的群众书画展、群众大舞台等活动中,老同志们作为一支生力军,展示了精彩的文化成果,吸引了群众前来观展、观演,赢得了群众好评点赞。 |